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环境生态 >正文

新疆这场沙尘暴与往年比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2024-02-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编辑:吕雅静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南部分别遭遇了暴风雪和沙尘暴天气过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云惠在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南北疆这样的强烈天气,与近期新一轮强寒潮伴随的强冷空气有密切关系。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地遭遇沙尘暴,图为2月17日,吐鲁番市广汇路与文化路交叉十字路口沙尘天气。马丽娜摄

  大风南下,北雪南沙

  自2月14日以来,新疆北部降雪明显,且积雪增多。

  张云惠介绍,北疆冬季容易受极锋锋区影响,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主体没进入新疆前,北疆北部受极锋锋区影响,锋前减压升温明显,再加上阿尔泰山脉阻挡,低层有暖式风切变使水汽辐合,产生暖区降雪。

  暖区降水是在冷空气来临前,由暖湿气流抬升冷却出现的降水,此次北疆的强降雪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地区,风口区域伴随风吹雪。

  与北疆相反,南疆则在2月17—18日出现了强烈的沙尘暴天气,给春节返程高峰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张云惠告诉记者,沙尘暴形成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沙尘源、大气热力不稳定以及强劲的大风。

  “我们前期做了评估,新疆前冬的总体气温偏高,这一轮寒潮天气前,新疆较往年明显偏高4至6摄氏度。南疆盆地最高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张云惠表示,由于前期气温相对较高、降水较少,导致南疆大部地表裸露。

  2月16日,中央气象台寒潮大风沙尘暴三预警齐发,其中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北部、宁夏北部、辽宁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均受扬沙或浮尘影响。2月19日,北方部分地区及四川、湖北等地也出现大风沙尘天气。

  “这一轮寒潮是偏北路径南下,新疆由于前期温度高,当遇上零下30至零下40多摄氏度的强冷空气入侵新疆后,冷暖交汇比较剧烈,所以产生了大风。”张云惠解释,本次沙尘源主要位于南疆和东疆,南疆盆地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大喇叭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冷空气灌进来后自东向西出现明显的扬沙或者沙尘暴的天气。

  寒潮往往会经历酝酿、堆积和暴发三个阶段。张云惠告诉记者,冷空气南下后,在天山阻挡下,北疆的降温会特别剧烈。南疆由于三面环山,冷空气先从南疆西部、天山中部翻进来,翻山风在下沉中会产生焚风效应,是一个增温的过程,加上冷空气从盆地东部灌入,热力不稳定增强,加剧了南疆的沙尘天气。

  “冷空气翻进来会热力升温,盆地里挺暖的,当再遇上东边灌过来的冷空气伴随着较强的偏东风,致使南疆盆地沙尘特别明显。”张云惠说。

  首次沙尘,过程较强

  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室副主任花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为今年首次,达到强沙尘暴过程级别。

  张云惠告诉记者,去年12月的全疆大范围寒潮也产生了沙尘天气,但范围远不及这一轮大。整个盆地都是沙尘弥漫,维持了两三天的时间。

  “相较于以往冬季,此次影响新疆的沙尘天气过程比较强,其中,哈密和吐鲁番境内风力达到15级,这也是冬季以来最强的一次风。”张云惠说。

  受沙尘天气影响,新疆、甘肃等地道路黄沙漫天,能见度较低,多条高速公路交通管制,机场大面积延误取消,导致旅客滞留。

  花丛介绍,就全国而言,今年的沙尘天气过程首发时间较2000年以来平均首发日期(2月12日)略偏晚,也明显晚于2023年(1月12日)。

  目前,由于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沙尘天气已逐渐减弱,南疆盆地大部仍为浮尘天气。

  “由于南疆盆地的冷空气灌进去后不容易出来,除非有明显的强西风‘带走’,不然只能等当地的悬浮颗粒慢慢降下来,未来也会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张云惠说。

  气象专家提醒,面对沙尘天气,要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把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影响的室外物品;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