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消保委”)方面24日表示,应理性看待“网红打假”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共同维护一个公平法治、健康透明的消费环境。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任何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和社会监督都应受到高度重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事实真相,盲目跟风炒作。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该委也建议相关部门对鱼龙混杂的“网红打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予以规范。
上海市消保委方面指出,“网红打假者”作为公众人物,言行举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更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后再行曝光。否则,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可能对无辜的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上海市消保委方面表示,该委致力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更是零容忍。该委鼓励和支持消费者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但同时提醒消费者要保持理性,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言论。在面对“网红打假”食品安全事件时,消费者应当多方求证,了解事件的全貌和真相,避免被不实信息所误导。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网红打假”时,应当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关切,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及时公布事件进展和处理结果。同时,企业也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以实际行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来源:中国网 )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