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正文

维他奶两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发布时间:2024-01-1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一歌

  近日,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公示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footnoteRef:1],维他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他奶”)旗下两家工厂——维他奶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工厂”)以及维他奶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工厂”)双双入选名单,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此举标志着维他奶在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再创里程碑,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绿色动能。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全面推动绿色制造”作为九大战略重点和任务之一。国家级绿色工厂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最具公信力,代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及转型的重要认可之一,意味着入选企业在其能效水平、清洁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指标方面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应的标准。

  维他奶绿色工厂设计理念

  LEED金级认证助力打造绿色工厂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绿色产线,首先需要实现工厂厂房的绿色建造及运营。武汉工厂和东莞工厂早在规划之初就采用“应绿尽绿”的设计理念,在建筑细节中见真章,例如选用浅色系屋顶彩钢板减少热量吸收以降低厂房空调能耗;选用低流量节水水龙头和厕具;在厂房建筑采用保温材料并在建材中使用超过30%的回收材料……这些在可持续场地发展、水资源效率、能源效率、材料选择及室内环境质量等细节上的考量使两家工厂在节能减排上占据优势,并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获得LEED金奖认证。

  维他奶武汉工厂

  维他奶东莞工厂

  据了解,被誉为建筑行业中的奥斯卡的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熟和最具实践性的绿色建筑认证评分体系之一。越来越多的LEED建筑认证落户中国,说明绿色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的发展方向,而绿色、低碳也正在成为维他奶多家工厂的“新标配”。

  打造能源管理中心,开启节能探索

  绿色工厂不仅要看外表“颜值”,更看重减碳节能的硬实力。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维他奶东莞工厂和武汉工厂分别投资打造能源管理中心,实现能源“三级”计量精细化管理,即在工厂建成全覆盖能源管理体系,制定从能源设计、采购、统计、生产过程管理和定额考核等一系列的能源管理制度,提升能源运行水平,实现综合节能价值。

  在硬核技术与减排举措的双重加持下,通过能源管理中心,两家工厂可以将节能减排落实到厂区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两家工厂均从消耗和供给两端开展节能规划,设计减碳路径和方案,包括优化运营计划、设备升级改造、回收再利用富余能源等举措以实现全方位生产端的节能减排,比如采用磁悬浮高新节能技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应用了主动式磁悬浮轴承技术及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实现年节电量近90万度;与此同时,两家工厂均采用了先进的PET干法无菌技术,较之传统的杀菌方式节水近10倍。在生活区里,两家工厂还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实现全年节电量超15万度。不仅于此,依托能源管理中心提供的强大的数据支撑,工厂还能够精准核算其范围1和范围2[footnoteRef:2]的碳排放量,逐年跟踪碳减排进度,进而更精准、更全面地推进碳减排工作。

  维他奶工厂节能制冷系统

  维他奶工厂自动分配悬挂系统

  从种植到消费,实现全程绿色转型

  除了打造绿色工厂,维他奶在碳减排方面的探索覆盖了整个价值链。从田间地头开始,维他奶联合农户一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原材料种植地区开展可持续农业实践;在生产环节,维他奶使用替代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并逐步迈向生产废弃物零填埋目标;在消费端,维他奶不仅是中国首批在其纸包产品包装上使用“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回收标识”的企业之一,并在校园和商场开展奶盒回收行动以实际行动促进废弃包装的回收利用。

  维他奶从2022年秋季开始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加入深圳“校园奶盒回收行动”

  其中,减少碳排放、提升能源效益、可持续用水和废弃物管理都是维他奶最为关注的议题和一直努力的方向。当下,维他奶正积极配合国家的“双碳”目标,不断采用适当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力争在2025/26年度制造每单位产品所使用的能源用量对比2013/14年度水平减少25%,为环境和社会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