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正文

温州大黄鱼“年鱼”激活“蓝色产业”

发布时间:2023-02-09 来源:中国网 作者: 编辑:刘铮

  温州大黄鱼作为深受温州市民喜爱的年鱼,是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寓意着“年年有余(鱼)”。今年1月以来,在温州市大黄鱼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酒店最高退单量达40%的背景下,温州农业农村局强力统筹指导,打通消费者端,通过团购模式和线下年货年鱼展销活动等方式,讲好大黄鱼故事,卖好高品质大黄鱼,终于赢得“开门红”,助力全市大黄鱼企业在逆势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一月份,温州大黄鱼企业销售额1.07亿元,同比增长37.9%,与酒店、企事业单位签订意向订单达2.5亿元。此外,由于拓展了民宿、团购等销售渠道,酒店以外的大黄鱼销售涨幅超两倍,销售额喜人,大黄鱼企业更加坚定了持续养出高品质大黄鱼的信心。

  依靠温州海域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通过科学养殖孕育的大黄鱼,无论在蛋白质、脂肪含量,还是口感上,都最接近野生大黄鱼,也顺理成章成为了温州最热销的春节餐桌大菜之一。百元左右就能享受到近似野生大黄鱼的口感,让众多温州市民找回小时候的味道。

  近年来,在引领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下,温州大黄鱼驶入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每年的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产值超10亿元,产量和产值都位列浙江全省第一。2021年底,温州首枚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温州大黄鱼”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正式批准,温州大黄鱼也成为了温州市“年鱼经济”最响亮的金字招牌。温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主管负责人表示,打造“年鱼经济”,主要就是要做好温州大黄鱼的“一条鱼”全产业链文章。不但要养好鱼,卖好鱼,还要延伸产业链,做好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同时以鱼为媒介,全面提升温州大黄鱼的品牌价值、文化价值,讲好“年鱼”故事。

  来自瑞安的丰和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授权的温州大黄鱼养殖企业之一。据公司品牌负责人总经理陈金奇介绍,得益于各方助力推动推介,该公司养殖的大黄鱼销量上升明显。今年一月份,他们公司每天都要集中打包发货300多箱大黄鱼,月销量达8万多尾。他还表示,通过参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年货年鱼展销活动,让自己以及企业扩宽了视野,并充分感受到温州大黄鱼的欢迎程度,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信心。

  同样获益的还有另外两家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授权的温州大黄鱼养殖企业——黄鱼岛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东一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据介绍,黄鱼岛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东山海鲜酒店签订了定点合作协议,让新鲜捕捞的养殖大黄鱼得以直通酒店餐桌。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大黄鱼在酒店订单中特别受欢迎,顾客纷纷反应“味道好”、“吃起来肉特别细嫩,就像野生一样”。而浙江东一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白龙屿大黄鱼”更是得益于独特的围海放养模式,今年一月份线上线下销售总额高达800万元。

  温州大黄鱼品质的显著提升,背后是温州渔业技术推广站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攻关,接力奋斗了20多年的结果。目前,温州市的大黄鱼养殖基地主要位于洞头区鹿西岛、瑞安市北麂岛和平阳县南麂岛等开放水域,养殖模式已由10多年前的传统养殖网箱,转变为以深水网箱加自动清淤技术为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养殖模式。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坚表示,真正优质的温州生态大黄鱼对养殖的地理纬度、海水深度、养殖过程都有极高的要求,而温州周边的海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这个海域用科学养殖方法养殖出来的大黄鱼,无论是在蛋白质的含量、脂肪含量,还是口感上,都是最接近野生大黄鱼的。

  经过政府部门、科研人员、渔民、行业与媒体的多方共同努力,温州市“年鱼经济”已初见效益。如今温州大黄鱼不仅实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也带动了上游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让温州大黄鱼走出增产不增收的阴霾,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际的增收。据养殖户介绍,目前科学养殖的生态大黄鱼因品质佳、口感好,每斤可以卖到100元以上,是传统方式养殖商品鱼售价的5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温州大黄鱼让渔民增收致富的例子再一次证明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有着很大的帮助。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雄介绍,未来,市农业农村局将结合温州大黄鱼特性,量身定制“十进六渠道”系列推广活动,“十进”即进机关、进国企、进高校、进连锁、进社群等,“六渠道”即入驻嘉邮文创自选平台、平安乐巡商城、畅购优惠商城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推广活动,温州大黄鱼能以最快的速度走入终端,温州市民和国内喜欢吃黄鱼的消费者也能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买到正宗的温州大黄鱼。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将进一步打造温州生态大黄鱼品牌IP和“年鱼经济”,通过提升品质和品牌创建,做大做强大黄鱼全产业链,进一步探索渔区渔民的共同富裕之路。(何禾)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