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前沿 >正文

防范非法中介陷阱 守护消费金融安全

发布时间:2025-03-13 来源: 作者: 编辑:

  近年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非法中介活动频发,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这些非法中介以“专业维权”“全额退保”“无条件减免债务”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实则背后隐藏着重重陷阱。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下称“民生信用卡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防范非法中介陷阱。

  一、“代理退保”——披着维权外衣的敛财陷阱

  “代理退保”是非法中介最常见的套路之一。不法分子以“全额退保”“代理退保手续费”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办保险退保事宜,主要手段包括:

  1.虚假承诺。不法分子谎称可以“全额退保”或“拿回更多钱”,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

  2.伪造材料。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方式,损害消费者信用记录。

  3.收取高额费用。在成功代理退保后,不法分子收取远高于市场标准的服务费。

  二、“代理维权”——以维权之名行诈骗之实

  “代理维权”是非法中介的另一套路,他们以“帮助消费者维权”“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进行“维权”,实则通过以下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

  1.煽动情绪。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不满,夸大问题严重性,煽动消费者采取过激行为。

  2.收取高额服务费。在所谓的“维权”过程中,不法分子收取远超合理范围的费用。

  三、“减免债务”——虚假承诺背后的法律风险

  非法中介以“减免债务”“无条件解除债务”等承诺吸引消费者,实则通过以下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

  1.高额前期费用。不法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大额“服务费”“咨询费”,但实际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服务。

  2.伪造协议。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债务减免协议,骗取消费者信任。

  3.转移资金。不法分子诱导消费者将资金转入其账户,随后拉黑消费者,卷款跑路。

  以上行为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风险,陷入更大的困境。在此,民生信用卡中心温馨提示您:

  1.增强风险意识。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对“全额退保”“无条件减免债务”等承诺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来电和网络信息。

  2.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应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的正规渠道反映和解决,切勿委托不明身份的中介代办。

  3.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4.学习金融知识。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识别非法中介的能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