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前沿 >正文

守护小兴安岭的“绿色明珠”,维护林区人民的“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2022-09-21 来源:中国经济与法 作者: 编辑:刘铮

  本网讯 常言道:三个牧童,必讲牛犊;三个妇女,必谈丈夫;三个东北林业工人,必夸长青的红松树。红松之仪表,轩昂雄浑,汲取山露之灵气,浸染岁月之沧桑。红松之品位,质洁境远,不舍僻土,威武不屈,坚韧刚毅。红松之奉献,尽致淋漓,国家建设,有其身躯作栋梁,松子有延年益寿之功,松花粉有祛病健身之效,树皮可炼栲胶,针叶可熬松香。即使朽了,松明仍可作宝贝,雕塑无价,手串把玩可健身。红松林是东北生态之根基,三江生存之屏障。



  近些年,东北红松产业发展迅速,红松果已成为当地林农的重要收入来源。目前还没有哪个项目能像红松项目一样深入到林区每个家庭,普及如此广泛,成为茶余饭后讨论的主要话题。







  为了加强对通北林区红松母树林的保护,近来,地处小兴安岭边缘地带的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通北分局多次深入山林巡查,利用无人机及多种科技手段,不断增强对红松母树林的巡查和管护力度。

  在红松母树林种子即将成熟季节,通北公安分局在此提醒辖区群众:红松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盗伐、滥伐红松母树林;红松母树林的松塔种子采摘作业时间不得早于9月中旬左右,严禁采摘掠情或者为采种折损树枝、树头等损坏母树的行为。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