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6月24日电(记者王研)云南是我国禁毒斗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十个典型案例,其中,有报关员因帮助罪犯走私制毒物品被判刑五年。
案件发生于2020年10月。王某超受人雇佣驾驶一辆货车至临沧市沧源县接取一批化学物品,为方便走私,用191箱方便面、103件快餐盒和黑色塑料布进行覆盖。数日后,他驾驶货车到沧源县永和口岸联系了报关员赵某,二人以“边民互市贸易”名义向海关申报出口800箱方便面和8万个快餐盒,故意瞒报80桶化学物品。当日,海关工作人员查验时发现化学物品。海关工作人员从车厢内查获制毒物品甲苯56桶,重近11吨;乙腈22桶,重近5吨;邻氯苯腈2桶,净重0.31吨。
王某超、赵某被当场抓获,且拒不认罪。临沧市中院以走私制毒物品罪判处王某超有期徒刑七年,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五年。
典型案例中,还有以严某桓为首的犯罪团伙,依托境外特殊区域与环境长期实施毒品犯罪,被判处死刑;张某跃等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经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证据后,发现并追诉漏罪漏犯等。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主任万玮介绍,全省检察机关针对案件审查中发现的其他社会管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从细处完善禁毒防控体系。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全省检察机关针对易制毒物品销售、房屋租赁、酒店娱乐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源头治理、强化监管的意见和建议37份,均被相关部门采纳并整改反馈。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相关阅读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