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前沿 >正文

河南新密:六项措施推动“一村(格)一警”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2-05-01 来源:中国经济与法 作者:庞国强 编辑:刘峥

  本网河南讯(庞国强)“段书记,你前一段时间说的那个国家反诈中心真管用,要不是有它提醒俺,俺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叫骗光了”“黄警官,你给我们做做主吧!”“张警官,我的银行卡丢了,咋整呀?”……

  不管是穿着警服的村支书段大伟,还是警营多面手黄光辉,再或者是扎根基层十五载,有口皆碑“老黄牛”的张建峰,他们都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包村民警。近年来,河南省新密公安持续擦亮“一村(格)一警”品牌,扎根基层、躬耕社区,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在新密市公安局树牢“脚板+科技”理念,编制、安装二维码门牌241961个,入户走访90433户,开展消防检查 12416家,排查化解各类4671条;在“7·20”特大暴雨灾害期间,全体社区民辅警闻“汛”而动、逆流而上,共排查险情、灾情3000余起,转移受灾群众10万余人,救助被困人员2000余人,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共计30余轮、700万余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为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召开警民恳谈会53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15万余人次,推广下载国家反诈App35万余人(次),精准劝阻20000余人,劝阻率达到95%以上。一天24个小时,一年365天,只要群众需要,“藏青蓝”的身影一定赶到,这是这身警服赋予的职责,更是对老百姓许过的承诺。

  为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社区警务机制,把“一村(格)一警”融入城乡基层社会治理,2022年4月30日上午,新密市公安局召开深化新时代“一村(格)一警”工作会议,对“一村一警”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

  下一步,新密市将采取六项措施推动“一村(格)一警”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建立坚强有力的基层治理体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要注重协同协作,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紧密依托基层党委,提升群众参与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措施落实见效。

  二是坚持警务牵引,推动建立规范智能的基层治理阵地,进一步调整优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推动“一室两队”改革,建好建强警务室,打造“一室两队”智慧警务平台。

  三是坚持科技支撑,推动建立集成高效的基层治理手段,完善基础信息采录,加强智慧安防建设,强化科技反哺赋能。

  四是坚持多元化解,推动建立有效防控风险的基层治理堤坝,坚持推动"六防六促"专项工作,以"最多跑一地,一码解纠纷"工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严密落实动态管控措施。

  五是坚持以民为本,推动建立惠民利民的基层治理导向,用好社区“微信群”、畅通民生“直通车”、创新民需“服务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抬腿就到、随手就办”高效便捷的服务。

  六是坚持精准管理,推动建立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眼要准、心要细”,深耕细作、细织密缝、抓铁有痕,搞好各项保障。

  新密市警方将通过进一步深化完善“一村(格)一警”工作,创新探索建立“一村(格)一警”基层警务新模式,全面做好保安全、护稳定、赢民心、促和谐的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供稿单位: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