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前沿 >正文

河南新密:警苑心语 | 中秋思乡

发布时间:2021-09-21 来源:神州网 作者:赵京亚 编辑:武帅帅

  本网河南讯(文/图 庞国强 武露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到中秋月圆,人们会写关于“中秋”的文字来寄予情感,因为有太多的思念、太多的牵挂。

  中秋是慈母手中那一条细细的线,把岁月一点一点收集起来,丰满成一个佳节。幼时喜欢春节放鞭炮,青年偏爱端午赛龙舟,晚年期盼中秋好团圆。家中守望的老人,把思念斟满,将牵挂擦亮,在那月亮渐亮渐圆的时候,静等儿女们归来,围坐在月光之下,一起将幸福之光点亮。

  中秋是南国那灼灼的红豆,撩拨着人们那幽幽的思乡情愫。在外奔波的人们,总想在那个月圆的夜晚回到家中,围坐在亲人中间,共仰一轮明月,把酒话桑麻。“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宋代词人柳永的《鹧鸪天》,让我们感受到了月圆人未圆的缺憾和辗转反侧的幽幽情怀。

  一次中秋,一份浓浓的亲情;一次月圆,慰藉长长的相思。中秋夜那轮圆月就是时光的车轮,碾去悠悠的岁月,却牵动着多情的目光。儿女们像那轮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围坐在父母身边,明月当头,共话婵娟,其乐融融。

  中秋是用思念叠成的素笺,别在那深邃的空中,供人们吟咏、咀嚼;中秋是用牵挂做成的月饼,摆在那精致的盘子里,供人们掂量、品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敞开心扉,叫一轮明月入怀来。不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好,“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好,那一轮明月就是思念和牵挂。不管身处何方,不管心系何处,在这月圆之夜,都会遥望夜空,在那朗朗的圆月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诗行;在那圆圆的明月里,寻找来自千里之外的慰藉。

  月亮渐渐隐去,宴席散了,素雅的清辉映照在父母那慈祥的脸上,等待下个中秋月圆。

  供稿单位: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