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前沿 >正文

河南舞阳:藕田奏响“采莲”曲 吕春喜种藕带富周边群众

发布时间:2021-09-06 来源:神州网 作者:杨光 编辑:武帅帅

  本网河南讯(文/图 庞国强/赵明奇/葛啸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首耳熟能详的汉代民歌,虽然描述的是江南的景象,但如今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也能见到。

  在舞阳县北舞渡镇杜庄村,有一片50多亩的藕田,一朵朵饱满的莲蓬高高擎在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58岁的种植户吕春喜介绍,这些莲藕是他的儿子吕伟增引进的。吕伟增是河南农大农学院博士,想通过在家乡种植莲藕的方式,提高农民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9月3日上午,吕春喜拿着袋子,赤脚穿梭在藕田内,他扒开荷叶,抬头寻找成熟的莲蓬。翠绿的莲蓬上,一个个青褐色的莲子籽粒饱满,在莲蓬内露出一个个“小脑袋”,仿佛等待被人采摘。

  吕春喜用剪刀将一个个翠绿的莲蓬齐根剪下,装入袋子中。

  “莲蓬从七月开始采摘,能持续到九月,采摘的时候需要从根部剪下,要不然茎内进水会腐败,影响长藕。”吕春喜说,夏天采莲,冬天挖藕,已经习惯了这种劳作方式。

  “我家从2013年就开始种植莲藕,这是我儿子引进的品种,有的用来赏花,有的产莲子和莲藕,还能育苗。”吕春喜告诉记者,看到效益后,一些农户也都跟着种,如今已经形成了50多亩的莲藕种植片区。

  吕伟增主要从事浅水莲藕种植技术服务和新产品研发,他多次参与河南省科技扶贫,累计服务莲藕面积数万亩,被称为“泥坑博士”。

  吕伟增的老家杜庄村地处泥河洼滞洪区,这里地势低洼,容易内涝。为了让乡亲们致富增收,吕伟增和团队不断努力,多次研究,最后敲定了种莲藕的方案。他的妻子刘新亚也从郑州回到家乡,为村里发展特色种植探路。

  “每亩田产莲蓬6000至8000朵,可以卖新鲜莲蓬和干莲子,莲藕亩产4000斤左右,除了批发零售,还能制作纯天然藕粉,一年收入比种地强多了。”刘新亚说,生产出来的产品新鲜又美味,口碑好,堆在地头也不愁卖。莲藕能够美化环境,经济效益也比较高,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引导,周边不少村的乡亲们也都尝试着种植,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供稿单位: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