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前沿 >正文

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万警助万企”架起警企“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1-09-04 来源:神州网 作者:赵京亚 编辑:武帅帅

  本网河南讯(文/图 庞国强 武露莹)自“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新密市公安局迅速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局班子成员带队赴分包联系企业积极开展调研,聚焦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找准营商环境短板,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帮助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架起警企“连心桥”,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9月2日,新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姬勇斌带队赴分包联系企业郑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万警助万企”相关活动。姬勇斌局长一行实地察看了该企业环境、生产车间等,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同时,认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生产经营、管理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该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涉及公安业务方面的问题,姬勇斌局长现场办公,立即安排相关负责人进行解答,并根据企业需求,结合实际车流状况,适时启动道路保畅机制,确保企业正常高效运转;开展规范出行、安全宣教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素质,降低违法、事故率,提升幸福感;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为企业产品远销国际市场提供保证。最后,姬勇斌局长以生动案例,讲述电信诈骗案件常见“套路”和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使用,为企业领导层、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上尤其是资金管理方面敲响了警钟,同时,要求辖区派出所加大日常反诈宣传,切实做好企业和群众“钱袋子”的守护人,为企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姬勇斌局长强调,要持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类问题。一是要确保道路通畅。要结合企业辖区实际道路情况,制定合理高效的管控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主要道路持续畅通。二是要强化规范执法。要加大执法规范化相关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接处警民辅警的执法能力及业务能力,从根本上杜绝因执法不规范引发的各类问题。三是要坚持铁腕严打。要严格落实“诉求合理、行为违法,先打击违法,再解决诉求”的工作要求,依法打击一批堵门、堵路等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企业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经营保驾护航,为全市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常务副局长梁怀义带队赴郑州某耐火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走访座谈,进企业门,认企业人,理企业事,帮企业忙,询问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助推企业平安发展。

  党委副书记陈玉杰到分包辖区某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座谈,了解企业受灾情况及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助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副局长董康到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及河南某有限公司座谈走访,列出问题清单,尽最大能力帮扶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副局长魏利强到某企业集团进行座谈,并向企业职工宣传反诈骗常识,协助职工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党委委员寇有明到郑州某耐材公司进行走访座谈,针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并对企业员工和安保人员进行安全工作指导。

  党委委员周爱梅到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座谈走访,同企业负责人就扫黑除恶、防电信诈骗宣传、交通安全问题等开展深入交流,并为公司提供法律指导帮助。

  党委委员巴福东到郑州某印铁制罐有限公司查看企业经营状况,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谈,不断提高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治处主任张莉到郑州市某耐材有限公司及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走访座谈,商议共建警企长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安防意识,帮助企业发展提振信心、化解难题。

  驻局纪检组长赵邓伟到河南省某电熔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走访座谈,详细询问征求企业在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建议,宣讲公安机关各项惠民政策,切实保障企业的各项权利。

  目前,新密市公安局“万警进万企”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中,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企业服务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解决企业困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供稿单位: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