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姜丽)为了抓好幼儿时期的法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幼儿法治启蒙教育,开阔幼儿眼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多途径培养幼儿法治意识与道德素养,3月18日,吉林省敦化市第一幼儿园果果班的小朋友们走进敦化市人民法院,零距离感受法治熏陶,接受普法实践教育,感受司法力量,让一颗颗法治的种子悄然洒进幼儿心田。
“原来这就是法院呀!”在法院干警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先后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审判法庭、羁押室等场所。小朋友们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四处张望,不时提出各种好奇的问题,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法治种子”。
在审判法庭,法院干警用通俗易懂有趣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法庭的布局、各席位的职能,以及法徽、法槌、法袍所代表的意义。鼓励小朋友们敲响法槌,体验“小法官”角色,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庄严和神圣。随后,司法警察现场向小朋友们展示并讲解手铐、催泪喷雾、收缩警棍等警用装备。
最后,法院干警带领着小朋友们走过羁押通道,参观“六专四室”羁押室,“这里的墙是软的诶”“原来犯人就是关在这里的啊”“对啊,犯罪嫌疑人就是在这里等待庭审的……”看着小朋友们充满好奇的小眼睛,法院干警耐心的一一解答道。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朋友们怀着好奇之心慢慢揭开法院的“神秘面纱”,感知法院是什么、法官是什么人,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庄严。通过此次参观实践活动,希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借着春风的深情,在时光的缝隙里生根发芽。
供稿单位: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