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爱心公益 >正文

尽早识别孤独症!孩子有这些“不听话”行为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4-04-0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吕亚静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善与人沟通,通常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就像星星一样,在属于他们的“夜空”中独自闪烁,因此也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是孤独症儿童。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每100名儿童中就有1人患孤独症。我国孤独症患者1000多万,并且仍有增长趋势,孤独症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

  今天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让我们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性发育障碍,病因不清,一般起病于3岁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等心理发育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关于“孤独症”,很多人都曾听说过,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甚至是有一些误解。

  关于“孤独症”,常见误区有哪些?

  ●孤独症是因父母的关心和爱太少造成的?

  孤独症曾经被认为是由所谓“冰箱妈妈”造成的。这种理论把儿童孤独症的责任归咎于母亲给子女们的关心和爱太少。事实上,孤独症是一种大脑发展障碍,不是父母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结果。

  ●孤独症长大后自己会好?

  孤独症不仅不会随着时间自己变好,并且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表现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使孩子逐渐丧失独立自理的能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倾向,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寻求专业的治疗。

  ●孤独症儿童多出艺术家?

  在临床实践中,只有极少数的孤独症患儿在绘画、音乐、记忆、心算等方面表现出特长,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通常低于正常儿童。数据表明,50%的孤独症儿童智能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仅25%可能处于正常范围。

 

  ●孤独症会传染?

  孤独症不是传染病,将孤独症人群与普通人群分离的行为是不当的。

  ●孤独症儿童不能上学?

  大部分孤独症孩子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在早期干预治疗后,经过一定的训练,患儿能够理解情绪、表现情绪、控制情绪、听从指令以及具备基础沟通能力后,是可以正常入学的。

  孩子有这些表现时,需警惕可能是孤独症!

  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印发《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其中明确列举了孤独症的预警表现,具体如下表:

  专家提醒,再小年龄的儿童,即使只有细微的迹象,也不能掉以轻心。以下5种细微的迹象,有助于家长早期发现孤独症前兆,进行早期干预进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孩子确诊了孤独症应该如何干预?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患儿所在地区有专业正规的孤独症康复机构,并且家庭经济条件能承担干预训练的费用等,孤独症的孩子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正规机构专业、密集的干预训练,进步会更快一些。

  在机构干预同时,家长应做好辅助干预的角色,家长的一举一动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康复之路上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了解自己孩子的脑发育水平,学会看发育评估报告,了解自己孩子除了社交、语言等问题,是否还伴随有其他能区发育迟缓。

  第二,了解自己孩子的口腔功能、视力、听力、感知觉发育水平。

  第三,明白自己孩子的诊断(本环节是过程性诊断,可能需要多次就诊、看多名医生,应有耐心)和功能,从医生那里了解接下来孩子需要干预的核心或重点内容,好的依从性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推动力,最好能列出近期的干预计划,干预一段时间再进行阶段性评估,检验干预效果,修正下一步的计划。

  第四,了解孩子是否需要进一步做病因学检查:头颅核磁、脑电图、血液学标记物、遗传代谢检查等。

  如果你身边有孤独症孩子,请多给他一点耐心!

  对于孤独症患者,不区别对待,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患儿及家属的鼓励。此外,我们能做的还有:

  ——多了解,多靠近,常关心,多包容:加深对孤独症群体的了解,简单直接的语言,更容易与他们沟通,沟通交流时,尝试顺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因材施教”。

  ——尊重接纳,平等对待:不要对他们投以异样的眼光,也不用表现出过度的怜悯,如果有能力,关注一些公益项目,扶持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机会让他们融入社会。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他们生活在另一个“星球”上。如果你身边有孤独症的孩子,请多给他一点耐心、一点理解、一点肯定,哪怕只有一点点,对他们都是一种鼓励。因为他们也渴望被关注,渴望交流,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编辑/海报设计:冯文雅 终审:陈竞超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国家卫健委网站等媒体报道内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