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爱心公益 >正文

黄河科技学院“重走黄河路,踏月寻星河”宣讲团

发布时间:2024-02-26 来源:中国经济与法 作者:关亮 编辑:张苹苹

  本网河南讯(庞国强/武帅帅 李子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共同指导的“法护黄河青春行”沿黄九省(区)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在2024年年初,正式启动。

  黄河科技学院“重走黄河路,踏月寻星河”宣讲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建而成的,在此次活动中展现了极高的热情,该宣讲团成员精心筹划,先后组织了实地考察、进社区、进校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吸引了民众的关注。

  为了让宣讲团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更好的开展宣讲活动,该团指导老师关亮在筹备阶段多次组织线上培训活动,并叮嘱要以认真贯彻和落实好中央和团省委的政策和要求,做好本次的宣讲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团队采用线上线下同频发力的方式,奏响黄河宣传最强音。

  在线下,宣传团组织了为期10天的实地考察,考察地选址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的黄河段,团队根据前期规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实地查看感受开封市兰考县黄河段的环境、河情、地貌特征的同时对该流段周围的村民进行走访调研,侧重于《黄河保护法》的了解度、对黄河近些年来的变化的个人感受以及个人对保护黄河做出的贡献,以便团队成员真实了解感受黄河流域段的现实情况。在走访调研中得出周围的村民行人对于黄河保护法的了解度还有待提升,在走访调研中得出周围的村民对于黄河保护法的了解度还有待提升,团队成员通过解读《黄河保护法》等资料,扎实推进黄河保护的法律法规内容及生态文明政策宣讲,切实提高社会大众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社会自觉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

  在线上,宣讲团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大量有关黄河环境保护、黄河历史变迁、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以及《黄河保护法》立法的过程等的资料,还做了对《黄河保护法》的相关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大学生等群体对于《黄河保护法》了解度,以便于对宣讲团的宣讲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宣传。

  活动前期,宣讲团成员时常会被我们所查阅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震撼到;在实地考察阶段,真切感受到母亲河的雄伟壮观;在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抒发出自己深切的感受,“弘扬黄河文化,保护黄河环境”的命题逐渐清晰。我们是华夏民族的希望,更是炎黄子孙,是黄河的儿女,护河扬河,是我们的传承和纽带,激昂了团成员宣讲的信心。

  经历过前期的准备和实地考察阶段,宣传团成员开始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正式的宣传工作。团成员孟玲玉和赵心意用故事化讲解、视频图片、互动游戏等多种通俗易懂形式进行调研宣讲,带领小朋友们学习黄河历史,了解黄河文化,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双向提升了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团成员李依垚和贾瑶瑶来到了自己的母校,为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讲述黄河的故事,重点阐述《黄河保护法》的意义,为大家传输法律知识,李依垚在宣讲的最后说到:“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更要懂得《黄河保护法》。为我们的母亲河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黄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烙下炎黄的底色,孕育了五千年未断的中华文明。作为青年学子,黄河科技学院“重走黄河路 踏月寻星河”宣讲团成员心中的责任和愿景更加强烈,看着奔涌的长河,心中有了对“扬黄河,护黄河”更具象化的方案。在队伍研讨中,她们不仅有了新的方案,也有了对黄河新的认识。团成员下定决心,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参与到黄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加入黄河的环境保护大队当中,努力宣传《黄河保护法》,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愿成为践行者,发扬者。在未来的日子里,面对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都要脚踏实地,心性如细水长流,勇气如奔腾江海。

  供稿:黄河科技学院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