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间举行的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上,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介绍,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建设成果丰硕,大运河考古再获新发现。2021年以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在大运河北京段沿线七区共开展考古发掘项目102项,发掘面积约10万平方米。详细
2022-08-13
为做好美丽乡村文章,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霍山县单龙寺镇积极打造宜居新乡村示范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涵养精神文明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详细
2022-08-10
位于温州瑞安的赵山渡水库,是瑞安人民的“大水缸”。宽阔的水面碧波如镜,一泓碧水映青山,下游两侧滩林蜿蜒曲折,一派浙南山水风光,已成为瑞安寨寮溪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详细
2022-08-05
盛夏时节,漫步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光雾山、米仓山等景区,碧水潺潺、鸟语花香、18℃的平均气温,令人心旷神怡......巴中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详细
2022-07-27
900多年前,“故畦抛汝水,新垄寄钟山。为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在汝水(今抚河)边的故乡临川,以一首《杂咏》道出心中所感;详细
2022-07-22
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山区的南联村,近年来利用村庄沿山傍水、盛产杨梅的特点,通过建造水上旅游设施、引入精品民宿、打造杨梅音乐节等方式,持续开发山村特色旅游线路,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南联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7万余元详细
2022-07-10
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6月23日晚,在一抹茶香的感动中,由新华网主办、世茂集团支持的大型茶文化史诗音乐剧《茶道:一叶乾坤》在泉州大剧院落下帷幕详细
2022-06-25
6月17日,中青旅宣布面向市场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旅行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并首批与光大集团旗下银行、证券、保险、科技、旅游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详细
2022-06-20
当日20时,实时水情显示,三峡水库水位已消落至145.78米,即将降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三峡水库本轮消落从2021年11月11日起开始,以腾出防洪库容应对汛期长江流域可能发生的洪水,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详细
2022-06-09
“古籍流传至今或多或少都会留有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其独特魅力,修复古籍感觉是在与历史‘对话’。”从事古籍修复的薛继民告诉记者,与古籍“打交道”多年,他越发感觉到责任之重。详细
2022-06-06
中新财经6月5日电 据“文旅之声” 微信公众号5日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同比下降10.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同比下降12.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5.6%。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详细
2022-06-06
云南省普洱市因茶而兴,因茶而名。茶叶不仅为普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亦孕育了厚重的茶马古道文化与普洱茶文化。近年来,普洱市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探索“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发展新路,助力乡村振兴。详细
2022-06-02
4月28日,浙江省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朱海闵表示,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建议“五一”长假期间,民众还是以市内游、近郊游为目的地安排游程。详细
2022-05-01
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广东省汕尾市拥有455公里海岸线,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在汕尾晨洲村,当地的生蚝养殖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产出的生蚝不仅因个大肥美而闻名,近年来更是成为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和兴村富民的“法宝”。央视新闻特别节目《看见锦绣山河》第一季老区行,4月23日带你一起走进晨洲村,捞生蚝、开生蚝、洗生蚝、做蚝菜……看“百变”生蚝如何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总台记者 赵菁 周驰森 梁启鹏 汕尾台 高波 吕晋元)详细
2022-04-23
今天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相聚,共同参加第三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新大会。其实这个大会早就筹备完毕,本来应该去年底在诗情画意的无锡拈花湾召开。希望今天的大会,能够让大家在困难重重之中,看到更多生机,生发更多灵感。在此,我也代表中国旅游协会对大家在行业的坚守致以崇高的敬意。详细
2022-04-21
受新一轮疫情影响,海南多家景区关闭,旅游经营活动严格实行“熔断”机制。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旅游业发展形势依旧向好,相关部门也积极推动纾困政策落地,恢复旅游市场活力。详细
2022-04-17
春日暖阳,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和路两旁的“樱花长廊”花开正好,引来市民树下“打卡”。森林氧吧、滨海栈道、沙滩游园、口袋公园,一幕幕家门口的“生态微景观”不断刷新着“山海连云”高颜值。详细
2022-04-15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