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时讯 >正文

年轻人进军“打鸟”圈 新潮休闲方式正流行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国网 作者: 编辑:陈琳

  春季是观鸟的黄金期。今年在喜欢摄影的观鸟爱好者中,流行一个新词叫“打鸟”。不过,这个“打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伤害鸟类,而是指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由于需要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姿势类似“打靶”,所以也被戏称为“打鸟”。

  摄影爱好者如何“打鸟”?早上八点,在位于北京市玉渊潭公园的西湖南岸,几十只水鸟正在湖中游弋,岸边的观鸟发烧友们早已经架起了各类“长枪短炮”严阵以待。只要有鸟儿做出飞翔、觅食、跳跃、踩背、“炸花”等动作,咔嚓咔嚓的快门儿声就此起彼伏。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公园高级工程师 梁英:今年以来我们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8.14%,在我们公园观鸟“打鸟”的人群每天至少都有一二百人。

  除了“打鸟”人越来越多,记者注意到,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了“打鸟”的阵营。在福建明溪一个16人的“打鸟”团,半数以上都是年轻面孔。他们告诉记者,“打鸟”不仅是娱乐消遣,更能锻炼技术和耐心,并在过程中探索自然、结识朋友,已经成为他们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

  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3年,国内观鸟爱好者人数已经从14万增长至34万,涨幅达到了142.9%。其中有35.08%的被调查者因兴趣而自发开始观鸟,国内观鸟人群数量快速增长。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