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古称唐州、泌洲,隶属河南省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基地,被誉为“中国栀子之乡”;也是河南省重要的石油基地,是河南省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南阳市各县前列;2020年唐河生产总值完成369.88亿元,同比增长3.1%;2021年唐河县经济总量超过400亿元,经济发展整体良好。
据最新版《2021年胡润百富榜》显示,汪东颖凭借48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排名河南南阳唐河地区富豪榜第一名,登顶河南南阳“唐河新首富”宝座。
汪东颖的大量财富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纳思达。纳思达全称为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2000 年,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打印机、耗材及文印输出解决方案为一体的企业。2014年借壳万利达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股票代码:002180);2017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58.05亿元、213.24亿元、219.26亿元、232.96亿元、195.85亿元。
2021年前三季度纳思达实现营业收入150.25亿元,同比增长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62.53%,业绩保持大幅增长。2021年7月,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排名第480位;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2月21日开盘前,纳思达总市值为669.35亿元人民币。
然而,作为“600亿帝国”的A股实控人兼董事长,汪东颖算得上是一位十分神秘的富豪,始终保持低调作风,很少接受媒体对其个人的采访,所以大家很难在网上看到有关此他的相关消息。好在,经过小编多方的搜寻查找,终于发现了关于汪东颖经历的一些蛛丝马迹。小编特地整理出汪东颖的资料,以供大家作为榜样参考和学习,也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为老百姓树立好榜样,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那么,汪东颖何许人也?
汪东颖,1966年出生,河南南阳唐河人,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本科学历。现任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董事、法定代表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公开资料显示,汪东颖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笑、积极上进的人;
18岁时,考入兰州大学物理系;
22岁时,本科毕业后,放弃了学校分配的安逸工作,带着梦想去珠海特区闯荡。应聘到珠海格力磁电有限公司,一直工作了13年,历任检验员、技术员、车间主任、副总经理、总经理;
34岁时,创办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成立格之格品牌,进军通用墨盒产业;
35岁时,突破耗材芯片技术壁垒,正式进入耗材芯片领域;
40岁时,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更名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43岁时,成功研发出世界领先的环保激光打印技术--激光静电成像技术,碳粉转印率达到95%;
47岁时,旗下公司艾派克相继成立香港、欧洲、美国销售分公司;
48岁时,带领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亿元曲线借壳珠海万力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股票代码:002180),上市公司变更为“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汪东颖成为实际控制人,并担任董事长;
50岁时,以260亿元收购全球前五大激光打印机厂商--美国利盟;(利盟源于IBM,1995年在纽约上市,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技术,在打印管理服务、智能捕捉、企业内容管理、医疗行业内容管理、财务流程自动化和企业搜索等关键市场领域具有领先的竞争力。)
51岁时,收购珠海欣威、中润靖杰及拓佳科技各51%股权,同年更名为“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53岁时,旗下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创立,聚焦物联网类芯片;
54岁时,国家大基金二期领投旗下公司艾派克微电子,交易额达32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汪东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例如,200年珠海纳思达与中国国际红十字基金会倾情牵手,通过捐助中国国际红十字基金会,在中国成立首家以企业名义创立的《纳思达天使爱心基金》,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白血病儿童伸出了援助之手,以挽救他们幼小的生命。截止2011年8月就已捐助了47名白血病儿童,救助了许多幼小的生命。
2008年、2010年、2013年,四川、青海相继发生了三起重大地震灾害,纳思达心系灾区,基金会前后总计向灾区捐助了220万元。2019年,再次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支持红基会在助学、大病救助、健康干预和环保项目等领域开展工作。
不知道大家对这位低调的河南“唐河新首富”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