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正文

山西省妇女研究会成功举办“艺韵芳华 巾帼风采”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国经济与法 作者:张玫 郭秀梅 编辑:杨姗

  2025年4月19日下午,山西省妇女研究会在太原市高新国际A座二层寻画廊隆重举办了“艺韵芳华 巾帼风采”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40余位研究会成员齐聚一堂,通过艺术展演、经典诵读、文化倡议等形式,展现新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西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文化专委会主任李俊华首先介绍了山西省妇女研究会的简况和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她充满激情地表示:“跨界艺术文化交流的自编、自导、自演活动,将会使巾帼力量在中国式、新时代下妇女研究和创新发展征途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王兰会长在领导致辞中,深情回顾了研究会近年来的创新发展之路。她重点介绍了研究会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实践,并正式宣布启动联合举办“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全国大型公益活动。王会长指出:“这项活动将经典诵读与女性成长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让更多女性在传统文化滋养中提升素养、增强自信。”两位领导的精彩发言为整场活动奠定了基调,既彰显了研究会的历史积淀,又展现了面向未来的创新视野。

  活动分为四个篇章:

  第一篇章:女性权益篇——铿锵之声,彰显巾帼力量

  活动在妇女法律专委会成员王改琴、马启花、张俊红、王英、陈翠霞带来的《女性权益歌》中拉开序幕,铿锵有力的歌声传递出女性对平等权益的坚定追求。随后,王兰会长深情演绎女声独唱《命运不是辘轳》,以饱满的情感诠释女性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勇气。赵红林的清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则以纯净动人的嗓音,展现女性内心的美好与赤诚。

  此外,姚兰、任红霞、陈景以幽默风趣的“三句半”形式表演《妇女研究交响曲》,生动讲述妇女研究工作的点滴故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赵红林等朗诵者深情演绎《夸一夸三晋河东妇女们》,激励在场女性砥砺前行。

  第二篇章:相约《论语》篇——传承经典,弘扬文化自信

  文化专委会李俊华主任庄重宣读了《山西省妇女研究会朗读论语倡议书》,号召广大女性积极参与经典诵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王兰会长宣布山西省妇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全国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标志着文化传承事业迈入新阶段,现场反响热烈。

  第三篇章:艺术创作展示篇——丹青翰墨,尽显才情

  活动现场展示了多幅精美艺术作品,包括工笔画《清澈的爱》《关公夜读春秋》、国画《荷花满香湖》以及非遗作品《五台山》,充分展现文化专委会成员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卓越才华。

  第四篇章:妇女研究会风采篇——多元形式,绽放魅力

  朗诵《非遗传承路上的巾帼先锋赵红林》讴歌了女性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刘建明副会长声情并茂地朗诵《九三赋》赢得热烈掌声。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模特秀将活动推向高潮,自信优雅的步伐尽显女性风采。情景剧《中国历史朝代歌》,以生动形式带领观众领略中华文明悠久历史,赢得满堂喝彩。

  活动最后,全体成员在王兰会长的指挥下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为本次主题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艺韵芳华 巾帼风采”活动不仅展现了山西省妇女研究会文化专委会的凝聚力与创造力,更通过艺术与文化的交融,传递了女性积极向上、担当奉献的精神力量。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广大女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征程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山西妇女研究会简历:

  据了解,山西省妇女研究会于2008年8月成立,是由热心支持和从事妇女研究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有关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山西省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研究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单位会员,业务指导单位是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监督与管理单位是山西省民政厅。(张玫 郭秀梅 王光兴)

  供稿:山西省妇女研究会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