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期水肥管理直接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品质,这个时候管理的重点要放在追施肥料、防旱防涝、控旺防徒长三大方面,土壤要见干见湿……”深秋时节,北方地区的甘薯也渐次迎来收获期,在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六汪镇花沟村种植大户安伯学的甘薯种植基地里,来自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青岛市甘薯产业服务团”的科技特派员正在地头为种植户们开展生产技术指导等活动。
甘薯种植大户安伯学一边听特派员讲解技术要点,一边拿着手机现场录音,听说有科技特派员来地里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安伯学早早就做足了功课,把多年来甘薯种植的一些困惑一股脑跟专家们请教了个够。针对基地土地条件和当前的机械设施,科技特派员建议进行地块整合,便于机械化操作,降低成本,并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改善栽培模式,同时对薯苗定植、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等环节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据了解,该服务团由青岛农业大学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刘庆教授任团长,组织了由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隋炯明教授、张剑峰教授及团队骨干迟胜起副教授和潘志国副教授为成员的专家团队,利用课余闲暇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以“组团式科技服务”的形式,为甘薯种植企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答疑、解惑、给方案。帮助种植户们解决青岛市各区市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甘薯产业发展潜能,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