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正文

阿联酋椰枣在海南文昌结果

发布时间:2025-04-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陈琳

  4月26日在海南文昌拍摄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无人机照片)。

  近日,经过科研人员精心管护,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内的部分椰枣已结出幼果。

  椰枣是原产于中东、北非等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被称为“沙漠面包”。2019年,中国与阿联酋达成共识,阿联酋向中国捐赠椰枣苗,发展壮大中国椰枣产业并探索合作。2021年至2024年,阿联酋先后分两批向中国赠送椰枣苗共计2.5万株。作为具体实施单位,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接收了这些椰枣苗,逐步建成了椰枣种质资源圃。

  近年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科研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建立了椰枣种苗高效规模化繁育和椰枣高危害虫红棕象甲综合防治两大技术体系,为我国椰枣产业发展和世界椰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技方案。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工人为椰枣修剪老叶。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6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拍摄的椰枣害虫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5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对椰枣进行数据采集。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查看椰枣组培苗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拍摄的椰枣组培苗。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展示椰枣组培苗(左)和椰枣体细胞胚胎(右)。经过光照等培养后,椰枣体细胞胚胎会逐渐生长为椰枣组培苗。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