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山西省绛县绛山东街金御国际二期项目涉嫌无证违规售房。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楼盘仅有一栋规划16层的建筑,目前施工至地面二层,但路边已设立简易售楼中心,并以“火热认筹中”的广告吸引购房者。
在金御国际二期临时搭建的售楼中心内,销售人员介绍称,该项目为“阳光城老板转让而来”,仅有一栋楼且“不再举行开盘仪式”,现处于认筹阶段,推出“交1万抵2万”优惠,均价约4100元/平方米,预计年底交房,目前已有20名客户参与订购。然而,售楼中心内未按相关规定悬挂《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任何证件。当记者询问证件信息时,销售人员未予正面回应。
针对此事,记者于4月8日致电绛县住建局。一名陈姓工作人员起初称“该楼盘有证”,但表示需购房者本人持身份证到住建局登记后方可查询。对于为何证件信息未公开公示、网上查询渠道等问题,该工作人员称需进一步核实。此后,记者多次联系绛县住建局,却被告知“相关科室无人,无法查询”“机关也不清楚”。截至发稿前,住建局仍未就此事作出正式回应。
根据我国《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预售须取得“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且开发商应在售楼场所明显位置公示。法律人士指出,未取得预售许可便收取认筹款涉嫌违规,购房者权益难以保障,若项目出现烂尾或纠纷,可能面临钱房两空风险。
此事暴露出绛县部分房地产销售乱象及地方监管漏洞。网友质疑,楼盘证件信息本应透明公开,住建部门“查证需登记”的回复与监管职责相悖,后续“失联”态度更显消极。事件进展及涉事楼盘合规性,本报将持续关注。
经济与法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