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正文

万里老兵情  边关月更圆 ——郑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抗战老兵手工特色月饼温暖高寒戍边官兵

发布时间:2023-09-25 来源:中国经济与法 作者:王艳兵 编辑:张苹苹

  本网河南讯(庞国强/王猛 丰默涵)  中秋节前夕,新疆军区某团运输连官兵收到了来自郑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寄来的手工特色月饼和饱含真情的慰问信:“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中秋节快要到了,你们甘愿‘一家不圆万家圆’,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常年如一日戍守边防,我们作为多次上过战场的老兵,既心疼又自豪!希望你们收到我们这群老兵们亲手制作的特色月饼,能感受到万里外的牵挂与祝福!希望你们在中秋之夜,思乡不忘站岗,品尝月饼依然握紧钢枪,时时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给戍边官兵寄去手工月饼来源于该所党委委员、95岁抗战老兵李开智的提议,他至今忘不了77年前第一次吃月饼的故事:1946年9月,绥远省集宁市被傅作义国民党军包围,李开智随部队紧急支援解围集宁。战前动员时,萧克司令员向大家表示:打胜这一仗,给每名参战人员发一块月饼。那时候月饼可是稀罕物啊,大家伙儿听后,必胜的信心更足了,一鼓作气打垮了围困集宁的国民党军。战后,所有参战人员果真都领到了一块月饼。那是李开智第一次吃月饼,香香甜甜又让人思乡的滋味终身难忘。月饼舍不得一次性吃完,就揣在怀里等夜深人静时再掰下一块品尝,那美美的滋味让人想起远在家乡的爹娘!事后了解,这月饼是解放区的老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到前线来的,是军民一家亲、共同打胜仗的象征。每到中秋节,李开智就会想起那次打胜仗、吃月饼的难忘一幕,亲手给边防官兵做月饼,鼓励他们安心戍边、再立新功也成了他多年以来的心愿。

  李开智的提议得到干休所领导的高度重视,五位平均年龄96岁的参战老兵积极响应。“我们一直关注军事频道的相关报道,看到边防一线官兵在风雪中坚守岗位、巡逻守防,大家都很感动,一直想为他们做点啥,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手工制作月饼最能表达心意!”98岁的抗战老兵王敬轩告诉记者。

  9月13日上午,大家早早来到干休所餐厅,围坐在为制作月饼而专门搭建的操作台前,用饱经风霜和战火的大手,先从盛着面剂和十多种馅料的盘子里各掐下来一块儿,慢慢揉成鸡蛋大小的面团、馅团,再把面团捏成小窝窝头模样,而后把馅团放进面团的窝窝里,小心地用虎口和手指交替配合向上赶着面皮儿,将馅料均匀地包裹好后再放入月饼模具中塑型,不一会儿,一个个印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强军梦”等字样的月饼就制作了出来。

  “这个我没弄好,团了重新再来!给边防官兵们制作的月饼必须精益求精!”96岁老兵张宪杞,从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河战役、渡江战役,再到进军大西南、抗美援朝,长期残酷的战斗磨砺,造就了他一辈子的倔强——打仗就要打胜仗,做事就要做最好!

  坐在轮椅上的老兵李忠义,一声不吭地低着头忙碌着,脸上还带着一些隐隐作痛的表情。原来,他前一段时间摔伤了腰椎,当得知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后,不顾病痛来到现场,要亲手为边防官兵制作月饼。

  刚刚荣获“出彩河南人”首届最美军嫂的王丽娜,她的爱人马昕曾戍守新疆边防15年,婚后十多年两地分居。她每秋季到部队探亲时,都要陪着官兵们一起守边防、过中秋,也最懂边防军人那种在中秋明月下的思乡之情,她要把那份对边防官兵的爱都融入小小的月饼里,传递到万里之外的边关。

  “大团圆出炉啦……”一声响亮的吆喝声把大家的目光吸引过去。厨师小李托着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大个儿月饼,边走边拉长了声调向大家宣告着集体劳动成果。

  边防军人张恒辉3岁的儿子立刻围了上去,仔细端详着这个“大团圆”:“我要把这个大大的月饼寄给爸爸,让他和叔叔们一起分享!”孩子用稚嫩的声音高兴地说。“我和孩子他爸结婚后一直分居两地,其实孩子对爸爸很陌生,有空的时候我就拿着影集跟他讲爸爸的戍边故事……” 张恒辉的妻子韩佳佳平静地叙述着,眼中早已噙满了思念、自豪和幸福的泪花。

  黄澄澄、香喷喷的月饼不断出炉、装袋、封口,随着月饼一起放进包裹里的还有老兵们为戍边官兵们亲手写的慰问信。

  “这是戍边官兵和月饼的合影,这是他们看信的照片……”中秋节前夕,张恒辉和连队官兵收到老兵们快递的月饼后,第一时间给爱人韩佳佳发来照片,让她亲自到干休所向老兵们报告:“恒辉让我代表他和战友向老英雄们表达感谢!同时也请你们放心,他们在祖国的雪域高原,缺氧不缺精神,忠诚履行职责使命,用青春和热血守卫好祖国的每一寸神圣领土,就像你们当年在战场上一样,坚决打跑一切来犯之敌!”

  老兵送真情,万里边关暖。一封封满载希望与寄托的慰问信,一块块带着牵挂和祝福的月饼,穿越祖国的高山大河,正同抗战老兵的精神一道,化作卫国戍边官兵们身体里的红色血脉和正义力量,共同守卫在祖国的边疆,守护祖国人民的和平安宁。

  供稿: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210号郑州第六干休所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