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近日,非法社会组织“中国烹饪行业协会”被北京市民政局依法取缔。该非法组织打着国字头旗号,在名称上“碰瓷”正规社会组织“中国烹饪协会”,极具迷惑性。
此次被取缔的“中国烹饪行业协会”,从名称上看中规中矩,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该组织有网站、有章程,自称以“弘扬烹饪文化”为宗旨,开展市场调研、品牌认定、培训和烹饪技术服务。然而,“中国烹饪行业协会”从未在民政部门登记。
2022年10月,因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涉嫌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北京市民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发布案件协查通告,对“中国烹饪行业协会”开展调查,并向公众征集线索。2022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公告,称“中国烹饪行业协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违反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的规定,北京市民政局于2022年12月26日对其依法予以取缔。
据了解,在名字上大作文章,是非法社会组织的惯用伎俩。一些非法社会组织名称与正规组织往往仅有一字之差、一词之差,令人真假难辨。“中国烹饪行业协会”不但打着国字头旗号,而且在名称上与正规社会组织“中国烹饪协会”高度相似,具有很大隐蔽性。
据了解,社会组织的名称不能随便叫。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的名称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