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 刘硕)记者31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严格在法治轨道上依法战“疫”,有力维护疫情防控秩序。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疫情案件7047件9377人,不捕1584件2528人;起诉11340件15666人,不诉1437件2393人。
为指导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疫情防控案件,进一步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最高检31日发布了第十六批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包括拒不执行航空运输领域消毒保洁等防疫措施的缪某某、汪某某等人妨害传染病防治案,为数百名运煤车司机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的梁某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案等,共6起。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表示,从近期检察机关办理的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情况看,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多行业、多领域,有的危害后果和情节较为严重。例如,承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航空器消毒、保洁业务的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要求尽量少用消毒剂,消毒工作作业时间、喷洒时间不足,接送保洁人员的车辆和司机、保洁操作过程等均未做到国际国内有效分开、专班管理,导致疫情扩散。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还发现,有经营进口冷冻肉类产品销售业务的公司和储存进口冷冻肉类产品的仓库,违反防疫规定要求,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进行冷链肉制品的入库、出库操作,冷冻肉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造成疫情传播重大风险。有的不法分子为了牟利,甚至伪造核酸检测报告单,向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货运司机出售,以应对核酸检测,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隐患。对这些严重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的行为,检察机关均及时依法惩处。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