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市场传言称,监管机构正对量化私募做窗口指导以及现场约谈,可能要求其降低频率并限制规模。
针对这一传言,多家头部私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监管确实有向公司了解情况,但并未进行窗口指导。
头部量化私募辟谣
截至9月7日,A股两市成交额连续35个交易日破万亿元,量化交易占全市场成交额“半壁江山”的言论也引发热烈讨论。
今日,有传言称,量化私募收到了监管的窗口指导,要求其降低频率并限制规模。一些量化私募近日停止募集,也给传言添了“一把火”。
中证君就此向灵均、九坤、天演等头部量化私募求证,多家私募均表示:“假的!这本来就是谣传。”
多家头部量化私募表示,基金业协会确实有向机构了解情况,包括头部机构的规模、频率、换手等,以及当前量化行业的发展情况,这都是一些常规的问询,并非窗口指导。
量化投资迎来大发展
今年以来,A股行情波动明显加大,热点快速轮动,个股分化程度大幅提升,持股数量多、行业分散的量化基金迎来高光时刻。
从业绩来看,今年以来百亿量化私募整体都实现了正收益。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表现较好的百亿量化私募,整体收益率突破39.88%,超过30%的机构不在少数。
在量化产品业绩普遍较好的背景下,量化基金的规模自然水涨船高。据国内大型券商卖方团队的研究,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量化私募管理人整体管理规模约1.03万亿元。
量化规模站上万亿元关口,百亿量化私募数量更是频频刷新纪录。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国内百亿量化私募公司已经突破20家,数量再创历史新高。除因诺资产、黑翼资产、千象资产外,世纪前沿资产管理规模也突破百亿。
不过,不少量化机构近期纷纷开始闭门谢客。
9月3日,百亿私募进化论资产就发布公告称,“为保障现有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公司的长远发展,经过慎重考虑,我司决定今年内不再新发行量化产品,目前存续的量化产品将采取部分暂停募集,部分限额的方式进行额度管理,产品的正常赎回不受影响。”
9月7日,天演资本也发布公告表示,决定阶段性停止募集工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