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1月12日电(记者姜淏然、王学涛)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12日正式开馆,这是首次集中系统地向观众呈现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明。
陶寺遗址博物馆外景(无人机照片,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陶寺遗址是具备早期国家特征的都邑性遗址,也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性遗址之一。陶寺遗址博物馆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器、玉器、骨器、铜器、漆木器等文物230件(套)。此外,还专门设立了“陶寺考古”展厅,再现陶寺遗址正式发掘以来,考古历程和几代考古学家为探索陶寺文明所做的不懈努力。
聚焦“自然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展览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2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深入阐释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和恢宏图景。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陶寺遗址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进展,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全景式展示陶寺文化在都邑规划营建、手工业生产、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通网上预约窗口服务平台,观众可通过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门票。
11月12日,游客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这是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陶寺遗址白灰墙皮(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这是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灶(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