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正文

2024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沪

发布时间:2024-10-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陈琳

  10月20日,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

  当日,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四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班列从德国出发,全程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共76个标箱,主要承运化妆品和机械设备,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

  自2021年“进博号”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与进博会紧密联系,为欧洲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提供新通道,成为“展品变商品”的高服务品质路径选择。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10月20日,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驶入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无人机照片)。

  当日,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四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班列从德国出发,全程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共76个标箱,主要承运化妆品和机械设备,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

  自2021年“进博号”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与进博会紧密联系,为欧洲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提供新通道,成为“展品变商品”的高服务品质路径选择。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10月20日,海关工作人员在核对“中欧班列——进博号”列车货物信息。

  当日,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四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班列从德国出发,全程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共76个标箱,主要承运化妆品和机械设备,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

  自2021年“进博号”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与进博会紧密联系,为欧洲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提供新通道,成为“展品变商品”的高服务品质路径选择。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10月20日,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

  当日,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四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班列从德国出发,全程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共76个标箱,主要承运化妆品和机械设备,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

  自2021年“进博号”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与进博会紧密联系,为欧洲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提供新通道,成为“展品变商品”的高服务品质路径选择。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10月20日,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

  当日,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四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班列从德国出发,全程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共76个标箱,主要承运化妆品和机械设备,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

  自2021年“进博号”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与进博会紧密联系,为欧洲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提供新通道,成为“展品变商品”的高服务品质路径选择。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10月20日,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驶入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无人机照片)。

  当日,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四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班列从德国出发,全程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共76个标箱,主要承运化妆品和机械设备,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

  自2021年“进博号”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与进博会紧密联系,为欧洲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提供新通道,成为“展品变商品”的高服务品质路径选择。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