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操作利率分别为1.8%、2.5%,均与前值持平。
聚焦本月MLF操作,因有1700亿元MLF到期,故央行通过MLF实现700亿元净回笼,这也是央行连续第二个月缩量开展MLF操作。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单利率持续走低而MLF需求一般,MLF缩量整体符合预期。今年一季度信贷总量增长规模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放缓,而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尚未落地,政府债净融资节奏仍未出现明显提速,流动性供需整体均衡。
今年以来,同业存单利率持续走低。Wind数据显示,3月份,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26%,已明显低于2.5%的MLF操作利率。进入4月份后,截至4月12日,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进一步降至2.18%。
“可见当下商业银行对于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并不充分。”明明谈到,从供给角度来看,今年以来央行对资金空转等问题的关注度较高,每日公开市场操作持续采取散量投放模式。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缩量MLF操作整体较为合理。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MLF到期量较小,缩量续作主要源于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需要注意的是,本次MLF缩量操作,并未释放政策收缩信号。进入二季度,伴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均衡投放”影响反转,信贷有望同比多增,届时MLF也将恢复加量续作。
从MLF操作利率来看,自2023年8月份由2.65%下调至2.5%后,MLF操作利率至今“按兵不动”。对此,王青认为,4月份MLF操作利率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在2月份全面降准落地、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幅下调,以及一季度经济延续回升向上态势背景下,当前实施政策性降息的迫切性不高。另外,近期受美联储有望推迟降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走高,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下行压力,政策利率保持不动有助于稳汇市。
“兼顾汇率压力与长期利率边际变化,MLF操作利率下调仍待更好的时机。”明明表示,今年来由于美国经济、通胀韧性较强,美联储开启降息时点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而受制于美元指数的波动,人民币汇率存在调整风险。一方面,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前,我国宽货币与稳汇率目标间的矛盾可能对降息操作存在制约。另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到“关注长期利率的边际变化”,或旨在提示部分机构过度集中配置长久期资产后面临的利率风险。因此,MLF操作利率下调可能需要更好的时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