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正文

央行:未来仍有充足政策空间和丰富工具储备

发布时间:2024-03-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彭扬 编辑:吕亚静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未来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

  潘功胜表示,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将结合调控形势需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继续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风险抵御能力较强。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正在逐步奏效。中国已经构建了行之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包括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处置资源保障、发挥好最后贷款人职能、强化法治保障等。”潘功胜说。

  此外,潘功胜介绍了中国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自主有序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扩大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便利度,完善金融监管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加强国际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沟通协调。

  潘功胜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好金融开放各项工作。

  在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方面,潘功胜近日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沟通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政策协调,夯实全球和区域金融安全网,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搭建“金融之桥”。全球层面,将持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区域层面,稳步推进东盟10国+中日韩财金合作、清迈倡议多边化,加大对本地区可自由使用货币的使用。双边层面,落实好中美领导人会晤重要成果,稳妥推进中美金融工作组重点事项。积极推进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深化与区域内主要国家的金融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加强对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健全科学完备的金融法治体系,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外汇管理条例等立法修法工作。”潘功胜说。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