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正文

中国代表就冲突与粮食安全问题阐述三点意见

发布时间:2022-05-20 来源:中国网 作者: 编辑:张琳

  中新社联合国5月19日电 安理会19日举行冲突与粮食安全公开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会上发言,阐述中方意见。

  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等作通报。古特雷斯指出,受武装冲突、气候变化、经济风险、新冠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正不断加剧,联合国过去数十年在消除饥饿方面取得的进展正在被逆转。

  张军表示,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面临的挑战。当前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供需不平衡问题进一步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遭受剧烈冲击。我们要本着冷静、客观、务实态度,全面审视粮食安全问题,立足于解决问题,及时疏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和“断点”,共同应对挑战。他阐述三点意见:

  第一,要加强协调行动,稳定全球粮食市场。此次粮食危机是由于供应减少、流通受阻,特别是价格上涨造成的。为弥补供应缺口,国际社会要共同努力,寻找多元粮食供应,维护国际农产品贸易平稳运行。让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和化肥重回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欢迎联合国秘书长为此作出的努力。我们呼吁尽快取消单边制裁措施对粮食生产和出口的限制,让粮食生产和供应稳定畅通起来。主要粮食出口国和主要粮企所在国要打击囤积居奇,限制金融投机,给市场注入稳定和信心,平抑粮价上涨势头。

  第二,要加大紧急援助,帮助脆弱国家度过难关。过去一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面临粮食不安全,今年的情况只会更糟糕。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要加大提供紧急粮食供给和援助,向妇女儿童等脆弱群体提供及时精准的帮扶。国际金融机构、发达经济体要向面临特殊困难的发展中国家加强政策和融资支持。个别国家应当采取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充分考虑本国利率调整的外溢效应,避免加重有关发展中国家的偿债负担。

  第三,要推动深层次转型,增强全球粮食系统韧性。同20世纪以来多次爆发的粮食危机一样,此次危机再次凸现全球粮食系统的结构性问题。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优势,在形势分析、政策建议、援助协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支持。发达国家应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在资金、技术、市场、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帮助,为构建高效、开放、公平的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发挥应有作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