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翟翔、熊丰)2021年11月以来,针对偷拍偷窥事件频发,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情况,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行动,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60余名,打掉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生产窝点15个,缴获专用器材1.1万件,查获被非法控制的网络摄像头3万个。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光学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像头被广泛应用,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少数不法分子实施偷拍偷窥违法犯罪活动带来可乘之机。
非法破解、控制他人架设的网络摄像头并出售访问权限;将摄像头安装在充电宝、打火机等生活用品内制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在宾馆房间、卫生间等场所安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传播、贩卖偷拍偷窥内容……这些行为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严重侵害受害人合法权益,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对偷拍偷窥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决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群众一旦发现个人隐私被偷拍偷窥要第一时间报案,公安机关必将一查到底、严惩不贷。公安机关正告相关违法犯罪人员立即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