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发布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报告》指出,2020年初以来,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面对疫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作为,进一步扩大对文化产业的贷款规模,有力支持了文化产业复工复产。截至2020年底,统计的30家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16561.5亿元。另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对文化产业也有较大支持。
《报告》还显示,作为我国文化金融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北京、深圳、南京、宁波和成都在2020年以来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支持了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2020年,深圳市政府推出多项政策助力文化企业共克时艰,包括通过贴息政策解决融资贵问题,通过风险补偿资金池解决融资难问题。宁波市强化政策引导力度,围绕文旅企业在应急融资、风险保障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加强银行、保险、政策性担保、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等多部门合作协同,有效缓解了宁波文旅企业的发展困境。2020年宁波市文旅产业贷款余额达到1037.4亿元。
作为《报告》发布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五方面政策建议。一是重振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市场,夯实文化产业多层次融资体系;二是结合区域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金融发展;三是以文化数据资产治理和管理为新起点,构建新型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四是以文化企业金融能力提升为抓手,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与价值实现;五是以文化产业促进法出台为契机,推动文化金融政策过程科学、保障充分及落地生效。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