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正文

“双碳”再迎重磅政策 储能等新能源板块集体大涨

发布时间:2021-10-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编辑:李红艳

  全球储能电池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万联证券

  10月25日,受“双碳”重磅政策影响,储能、光伏、风电、锂电等新能源板块集体大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股价盘中一度创下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储能、锂电负极、光伏逆变器、电源设备等多个概念板块涨超5%。个股当中,阳光电源涨超9%,龙源电力涨超8%,比亚迪涨超5%,隆基股份涨近4%,宁德时代涨超1%。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4日正式发布。意见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

  在“双碳”愿景下,国内的行业巨头对储能赛道的布局不断加码,资本市场相关板块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10月18日,在2021全球数字能源峰会上,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的消息一度引发A股市场储能概念股暴涨。22日,宁德时代与国家能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能源建设、储能技术与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

  储能概念无疑成为热门赛道,A股多家上市公司也陆续公布相关业务布局情况。10月25日,智光电气在互动平台表示,智光储能目前电池集成产能可达到1GWh/年,公司还将根据订单情况适时增加产能。皖能电力近日表示,正积极布局风电、光伏、新型储能、综合能源等相关项目。朗进科技表示,已成立专门的研发和销售团队进行机房及储能领域的环控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目前储能温控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和市场应用阶段。欣旺达在2021年中报表示,2021年上半年电力储能、数据中心和通信电源、家庭储能业务均快速增长,总装机量超554MWh。锦浪科技储能逆变器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2.26%,公司表示储能逆变器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根据能量的不同,储能技术分为热储能、电储能和氢储能三大类。其中,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当前受关注程度正在快速提升。万联证券分析指出,除动力电池以外,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近年来储能市场的需求持续提升。从国内来看,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GW以上,较2020年的3.28GW提升约10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机构认为,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主要能源已是大势所趋,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间歇性、随机性特点较为明显,而储能则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GGII(高工锂电)分析预计,2021年1月至6月,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18GWh,较2020年1月至6月的10GWh同比增长80%,其中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1GWh,较2020年1月至6月的5.5GWh同比增长100%。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2.8%。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