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嘴真严,这么美的森林空中栈道没人告诉我?”“在武汉待了几年,去磨山很多回了,也没发现这里。”在博主比利的视频下方,有很多这样的留言。比利是一位探索武汉小众景点的博主。他发布了100多条视频,分享武汉的各种景点,近10%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00万人次,播放量最高的超过800万人次,最高点赞数达到8.7万人次。与比利有相同爱好的博主也不少,他们称自己为“野生文旅局”,认定的“野生景点”已超过50个。
比利和他的“野生文旅局”同伴们,探索武汉小众景点,拍摄照片与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带火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武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前去打卡,领略武汉隐藏的美。
野外探索是一种爱好,拍摄也是一种个人爱好。当这两种爱好遇到网络短视频的加持,就会“诞生”出探寻野外美景的网红达人。人迹罕至的地方往往蕴藏着美景;再加上拍摄者运用剪辑、滤镜等拍摄手段,配上抒情的音乐和激荡的文字,抒发感受,让观众陶醉于视觉盛宴之中。视频发布后,点赞众多,好评如潮,既成就了网红博主,也造就了野外的“网红景点”。
比利和他的“野生文旅局”同伴们,有人靠探索野外美景,在抖音上发视频,每个月能赚几百到几千元。旅游达人的举动带火了一些野外景点,既发展了自己的爱好,又为市民增加了游玩选项;同时,还能实现流量变现,似乎是一举多得。
然而,另一个问题不该被忽略:很多被捧红的“网红景点”,都是未经开发、游离在监管之外的“野生景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应当属于“游人免进”的范畴。比如云南楚雄州的哀牢山、浙江台州黄岩区的石人峡、重庆市南川区的“一线天峡谷”等等,这些被网络或社交平台捧红的野外美景,已经发生过安全事故。
网红博主探美景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刻意打造野外“网红景点”,则应三思而后行。咖位越大,责任越大,网红博主不能一味追求流量而忽视社会责任。因此,那些喜欢野外探索的网红达人,不能只看到美景之美,就忘乎所以、盲目推荐,还应考虑其周边的安全性。毕竟,有些仙境其实是险境。另外,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也应提高审核力度,对隐患较多的“野生景点”保持足够的警惕,并采取警示、限流乃至下架的措施,以保护游客的安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热点阅读
热点图文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