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时讯 >正文

中标第一候选人比中标第二候选人报价高619.38万元 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千万元预算项目中标公示结果遭质疑

发布时间:2021-10-22 来源:文化艺术网 作者:梁飞燕 编辑:张君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10月14日上午,有知情线人向《文化艺术报》反映:10月13日延长石油电子招标投标网上发布的“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动力中心脱硫装置技改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报价最高、工期最长的竞标公司成为中标第一候选人,中标第一候选人竟比第二候选人高出619.38万余元,中标公示结果令人质疑。

  质疑:中标第一候选人比中标第二候选人报价高619.38万余元

  10月14日,记者根据线人提供的线索,登录“延长石油电子招标投标网”。在该网站“结果公示列表”中,记者看到10月13日该网站发布了“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动力中心脱硫装置技改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结果”。公示了三名中标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总报价:¥56,082,235.00元,工期:合同签订后500日历日 ;中标候选人第2名: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总报价:¥49,888,400.00元,工期:470日历日;中标候选人第3名:山东明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总报价:¥53,813,900.00元,工期:360日历天。公示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18日。

  据了解,此次招标的项目为2021年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技改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降低脱硫系统气溶胶的排放,解决脱硫系统中富集氯离子含量大、处理系统干燥能力不足、包装机故障频发等问题,从而确保脱硫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改善本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公示结果显示,位列中标第一候选人的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为三个中标候选人中报价最高、工期最长的中标公司。那么同一招标项目,三家单位成为中标候选人,中标第一候选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缘何比中标第二候选人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高出619.38万余元?

  采访受阻:招标代理机构不接受面对面采访

  10月14日下午,针对线人的质疑,记者拨打了中标结果公示上的招标人电话,对方称有问题让记者联系招标代理机构。记者多次拨打招标代理机构联系电话,均未打通。随后,记者联系到招标代理公司陕西德源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董延军,对方称不接受电话采访,有问题须到公司,有相关项目负责人对接采访。

  10月15日下午,记者到达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招标代理机构陕西德源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保安以“没有人来接”拒绝记者进入,而招标代理公司负责人董延军的电话一直处于拒接状态。

  10月18日上午,记者再次前往陕西德源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谢小平告诉记者,该公司对于此事不接受面对面采访,记者需提交采访问题,等待相关业务部门回函答复疑问。

  回应:采用综合评估法,汇总各单位量化得分由高到低推荐

  记者将采访问题发给陕西德源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部谢主任。针对“为何报价最高的公司成为中标第一候选人,推荐中标候选人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的疑问,该公司回复称:本项目评标办法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委员会依法组建,由省级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及招标人代表组成。评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文件规定,对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技术方案、综合实力与信誉、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审,推荐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为山东明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规定对各投标单位进行综合评审赋分,汇总各单位量化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

  据国家信用信息系统网上显示,陕西德源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4日,该公司注册资本1700万元,唯一的股东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0%。

  针对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千万元预算项目中标公示结果遭质疑一事,本报将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