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时讯 >正文

临汾奥迪车主更换玻璃却损坏内饰,银光德奥4s店:A6L车型设计缺陷

发布时间:2021-08-31 来源:二三里资讯 作者:郝锦龙 编辑:张君

  8月30日,山西临汾,市民王先生向二三里资讯记者反映,他在临汾银光得奥4s店更换风挡玻璃时,车辆A柱内饰遭到施工人员的损坏。经协商4s店将内饰修好后,他又发现维修人员在维修A柱时将仪表台磨损。为此王先生对该4s店的维修水平提出质疑并和4s店工作人员发生矛盾,双方经过多次协商问题仍未解决。

  车主:更换风挡玻璃却导致车辆多处损坏IMG_5319.JPG

  临汾银光德奥一汽大众-奥迪4s店。

  “我是21号下午把车送到临汾银光德奥4s店进行前挡玻璃更换的,23号他们维修完把车送回给我后发现内饰AB柱左右两边出现磨损,后来我们经过协商,4s店表示给我更换原厂内饰板,我同意了”。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是去4s店更换前挡玻璃的,没想到4s店在更换过程中将车辆AB柱损坏。王先生称当时并未深究,同意了4s店更换原厂内饰板的处理方案。

  王先生车辆的内饰第一次损坏部分。受访者供图

  王先生同款奥迪A6L内饰。头条号授权图片

  28日,临汾银光德奥奥迪4s店通知王先生AB柱配件到货并已经安排更换。当王先生来到该4s店查看更换情况时,又发现修理技师将仪表台两侧接缝处损坏。

  “当时我很生气,我的车很新,才买了1年多,当时花了将近45万元,现在4s店把我的车到处都损坏更换,这不光是以后开起来会有异响的问题,还影响我车的安全性和保值率”。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车辆内饰已经被多次拆装维修,车辆价值已经严重贬值。由于维修仪表台会涉及到安全气囊等众多线束,他担心维修会对车辆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王先生车辆的内饰第二次损坏部分。受访者供图

  王先生车辆的内饰第二次损坏部分。受访者供图

  王先生说,他希望4s店可以从店里的新车里拆一套中控仪表台换到自己车上,但4s店负责人只同意进行维修。“我们已经跑了很多次,费了好多人力物力也没有谈妥,而且4s店工作人员的态度也非常恶劣,现在非常后悔来这家4s店维修”。王先生表示,他没想到只是更换玻璃却引起了这么多麻烦,他曾经多次到临汾银光德奥4s店保养车辆,本来对该4s店很信任,但这次经历让他感到伤心和遗憾。

  临汾银光德奥4s店售后经理:愿免费维修并赔付3000元

  

  临汾银光德奥一汽大众-奥迪4s店维修车间。

  二三里资讯联系到临汾银光德奥4s店售后负责人赵经理,他表示已经了解此事,“给人家(王先生)的AB柱板划损了,然后给人家换了AB板,换的时候又把人家仪表台两边角上有点损伤”,对于王先生车辆AB柱问题和仪表台的损伤的问题,赵经理表示损伤确实是维修时造成的,4s店希望在维修妥当的基础上再赔偿王先生约3000元处理此事。

  对于王先生提出的拆解新车仪表台安装到自己车上的要求,赵经理表示不能同意,“很不建议顾客更换仪表台,因为仪表台内部线束很多。如果拆装仪表台极易导致车辆出现其他其他问题,我们也希望把客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王先生同款奥迪A6L。头条号授权图片

  赵经理称由于设计问题,现款一汽奥迪A6L车型在拆装前挡风玻璃时极容易损伤AB柱,而在更换A柱时又很容易损伤仪表台面板,“这属于C6(2020款一汽大众—奥迪A6L车型)的通病,全国都是这样的,很难避免,我们拆的时候已经十分的小心”。

  赵经理还表示王先生不仅曾在店里骂人并和其他工作人员发生矛盾,还曾和家人一起对4s店进行过堵门等过激行为,双方也为此多次报警。赵经理表示,如果警方对此事调解不成,他希望通过法律程序处理此事。

  截至发稿,双方仍未谈妥赔偿方案,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购车就是看中奥迪汽车的品牌和专业服务,此次事件使他对奥迪汽车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产生怀疑,他未来将积极寻求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此事,二三里资讯将持续关注。

  华商报记者 郝锦龙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010-65776990。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