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牌-科技 >正文

竹叶青茶送出“茶礼”,以一缕茶香祝万事兴“龍”

发布时间:2024-01-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吕亚静

  农历“腊八”一过,年味就浓起来了。

  广东潮汕英歌舞、福建传统习俗“游神”、江西的年糕节、重庆的火锅团圆宴、上海的豫园灯会,以及徜徉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品美食、买年货的人们,共同组成了不一样的冬日中国,以及满满的人间烟火。

  人间至味,在于团圆。

  过年,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早已跨越几千年。

  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但回家的心情从未改变。

  人们会走亲访友,表达祝福和传递心意。

  而在所有能够同时表达年味和心意的事物中,同样有一个能够穿越千年的“硬通货”——茶礼。

  即便你生活在千年之前的大唐,并且有幸是白居易的至交好友,在快过年时送给他一包茶,这个天才诗人依然会感激不尽,甚至赋诗一首以表感谢。

  一个叫“萧员外”的人,就拥有这种荣幸。

  他从遥远的蜀地,为白居易快递了一份茶礼。

  过年的白居易立即写出《萧员外寄新蜀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可见从那时开始,四川的茶就已经出名了。

  而且白居易作为中国最为知名的士大夫之一,已经开始讲究到用渭水的水,来煎茶了。

  如果白居易能洞见千年之后,他肯定会收到更多“萧员外”快递过来的茶礼,也会留下更多的茶诗。

  因为四川的好茶,被称为“青叶甘露”的竹叶青茶,早已天下闻名。

  同样的,新年的第一份茶礼,也离不开竹叶青茶。

  01、送给世界的“茶礼”

  新年伊始,位于瑞士的冰雪小城达沃斯,迎来120多个国家的近2800位商业领袖,以及60多位国家元首和300余位政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经济论坛。

  在这个举世瞩目,为全球经济规划一年方向的年度重磅会议上,中国高端绿茶竹叶青再次受邀成为“2024达沃斯·财新全球CEO论坛 独家礼宾用茶”。

  竹叶青茶,就像是出现在达沃斯的一份茶礼,精准契合了今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重建信任。

  因为从古至今,茶都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

  作为古老“丝绸之路”的主角,茶从来代表的就是互通有无,以和为贵。

  中国高端绿茶竹叶青,出现在达沃斯国际经济论坛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和而不同的愿景。

  这份茶礼,也由此超越了国度,道出了精彩的中国故事,还以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了中国声音。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

  02、茶是最好的年味

  茶礼对于中国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中国大文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第十九回提及,“袭人的母亲又亲来回过贾母,接袭人家去吃年茶,晚间才得回来”。

  这里提到的“年茶”,就是亲情满满的“团圆茶”。

  可见对于一个家庭、家族来说,年茶是一个颇为重要的仪式。

  除了袭人家之外,贾府也举办新年茶礼。

  有人统计过,整个一部《红楼梦》,涉及茶事的内容多达493处。

  就像栊翠庵茶会一样,茶早已深入这个豪门大院的生活方式,逢年过节更是如此。

  这其实揭示了关于农历新年的一个典型特点——茶,也因此成为最好的年味。

  栊翠庵茶会就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缩影。

  人们可以用茶吟诗,作画,等等等等,茶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

  这就形成了一个从古至今都成立的逻辑——在农历新年,送茶就是送文化。

  千百年来,文化正是中华文明血脉相承的精神纽带。

  所以春节以茶待客,互赠茶礼,正好反映了中国人的清新雅致。

  如果茶礼刚好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那正是上上之选。

  竹叶青,作为出产于产茶历史上千年的峨眉山,所积累的丰厚文化营养,早已成为中国高端绿茶的标签。

  而且茶的药效和养生价值,又在这个生活节奏飞速加快、人们普遍焦虑的时代,衍生了新的价值——送茶就是送健康。

  竹叶青茶产于峨眉高山,吸收天地之精华,又远离人员活动区域和污染,为人们带来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完美诠释礼轻情意重的文化情怀。

  03、一缕茶香,万事兴“龍”

  走出国门的竹叶青茶,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高端绿茶的符号式存在?

  “高山、明前、茶芽”三者足矣。

  竹叶青茶取自海拔600-1500米峨眉高山,而且只在清明节前采摘鲜嫩茶芽,从源头确保了独一无二的高品质。

  而且在“高山、明前、茶芽”三重标准下,每颗茶芽还须经由38道加工工序,106项检测标准,以论道级竹叶青茶为例,其茶芽遴选堪称严苛,每1000颗茶芽中才能挑出1g。

  竹叶青茶,以一杯鲜爽醇厚的茶香,带来万事兴“龍”的美好祝愿。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