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医疗 >正文

两会新看点丨让百姓更有“医靠”代表委员建言基层医疗

发布时间:2024-01-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海岚 编辑:吕亚静

  编者按: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新重庆如何开新局、谋新篇?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双城经济圈、陆海新通道、数字重庆、国企改革、现代产业、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教育均衡发展等热点话题,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递出一系列发展新信号。新华网推出系列报道,为你深度解码两会上的这些“新看点”。

  新华网重庆1月23日电 (李海岚)“看病就医”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重庆如何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环境,让百姓更有“医靠”?2024重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百姓关心热点积极建言献策。

  强化基层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建设

  “重庆乡村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村医老龄化严重,信息化推广、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都滞后。医院与疾控机构联通不足,医院内医疗服务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系统未完全打通,影响工作规范性和成效。”2024重庆两会期间,农工党重庆市委会提案认为。

  为此,农工党重庆市委会提出重庆应加强乡村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有效手段,重点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培养,进入人员必须具备公共卫生学历和专业技能,从源头上提高队伍素质。”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在提案中建议。

  同时建议出台政策鼓励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纳入全额事业单位预算范畴;进一步探索“乡聘村用”模式,鼓励和招聘年轻医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

  针对基层医防融合较差、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等问题,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建议尽快出台促进医防融合的方案,强化医防并重;完善制度保障医院与疾控机构“工作信息网络和专业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由政府牵头,组织卫生、医保、大数据等各部门建立高效全面、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各部门出台的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在专业工作上和行政工作上的一致性,保障工作的规范性和成效。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资料图片)。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将家庭医生服务纳入全市“一件事”

  去年9月,重庆出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3年各区县(自治县)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将分别达33%和73%以上;到2035年,力争全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如何让家庭医生更好服务基层百姓?重庆市政协委员、綦江区政协主席钟远平建议依托“渝快办”平台,开发应用家庭医生“一件事”应用场景,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效率和质量。

  钟远平建议,对家庭医生实行网上动态管理,将家庭医生基本情况和履约服务数据录入平台,实行动态跟踪、常态管理。开设预约平台,签约服务对象按需要在网上预约,家庭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远程诊疗、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服务。

  其次,开设网上业务技能培训窗口,通过视频培训、精品网络课程等形式,明确签约医生学习时间时限、考试考核等要求,全面提升家庭医生业务技能培训。开通基层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绿色转院通道,畅通上下级医院转院通道,针对符合条件的危重特殊病人,赋予家庭签约医生通过“一件事”通道转诊市级医院的权限,提升转院效率。

  “鼓励和吸引医务人员加入家庭医生的团队,针对有需求、有条件的群体开发全免费、半自费、全自费等更多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实行项目指导价,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既解决家庭签约医生待遇问题,又提升签约服务质量。”钟远平建议。

  在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苏维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为村民患者治疗(资料图片)。新华网发(杨敏 摄)

  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正常退出机制

  乡村医生是构成农村医疗卫生网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农村群众就医、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重庆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卫生健康委主任谢洪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

  重庆市正在实行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硬件设施标准化,“软件”也需要跟上。“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正常退出机制,不仅能保障村医队伍基本生活,更能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谢洪认为。

  谢洪建议,参照市级原有关于离岗乡村医生养老和医疗补贴的文件,继续预算专项资金,对符合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按个人意愿退出;对未达退休年龄的在岗乡村医生采取购买服务模式,签订合同,财政与个人共同承担缴纳部分购买社保,确保乡村医生退休后能保障其退休补助资金的落实。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