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桌面下载| 邮箱登录| 论坛注册| 人员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产经济 >正文

超1.5万栋建筑纳入电耗限额管理范围

发布时间:2024-01-1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吕亚静

  率先对公共建筑进行能耗监管,9年累计减少碳排放280万吨

  超1.5万栋建筑纳入电耗限额管理范围

  写字楼、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是城市服务的重要承载地,同时也是“耗能大户”。记者昨天从市住建委获悉,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电耗限额管理工作,对公共建筑进行能耗监管,已取得显著成果。据统计,2014年至2022年,本市纳入管理范围的公共建筑共节约电量45.7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0万吨。目前,本市已有15445栋公共建筑纳入电耗限额管理范围,在此基础上,副中心、经开区等区域还启动了能耗评估分级管理试点。

  专业团队上门提供节能建议

  数据显示,北京公共建筑面积约4亿平方米,碳排放约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0%,其中近一半来自城镇公共建筑。自2013年起,北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开展电耗管理与考核。截至目前,纳入电耗限额管理的公共建筑共有15445栋,总建筑面积达2.02亿平方米。

  所谓电耗限额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公共建筑产生的电耗进行监控,并以节能目标考核和价格调节等手段,限制其电耗使用不超过特定额度。根据《北京市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暂行办法》,本年度用电量超出电耗限额20%,同时超过能耗限额20%的建筑被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带动公共建筑节能降耗,去年本市组织专家团队提供上门公益服务,针对30个建筑主体提出绿色化改造可行性建议。他举例,在对中关村某办公建筑提供公益服务时,专家团队提出了大厅入口增设门斗、南面窗户增加外遮阳或贴膜、屋顶增设太阳能光伏等节能绿色化改造建议。

  大数据支撑抑制电耗增长

  目前,本市已经建立形成国内最大样本量的城市公共建筑电耗大数据管理系统,为建筑绿色发展立法、规划制定和标准编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市住建委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北京公共建筑平均电耗强度呈增长趋势。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1年,公共建筑平均电耗强度预计将增至每平方米132.7千瓦时。随着电耗限额管理和节能绿色化改造工作的开展,2021年,本市限额管理范围内公共建筑的实际平均电耗强度为每平方米105.6千瓦时,降低了20%。

  北京在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的经验正在走向全国。据了解,我国近50%的省市已发布实施或编制能耗标准或限额标准,但大多仅作为参考依据,北京是全国唯一直接用限额对公共建筑用能进行逐年管理与考核的省市。“近期,住建部及上海市、江西省等发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均明确提出要‘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北京市的实践经验将为全国提供样本参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波荣教授说。

  启动能耗评估分级管理试点

  本市还启动了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分级管理试点,推动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转向全能耗分级管理,探索实施电、气、热全能耗管理。

  如今,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分级工作已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试点,专家团队开展了首批10个试点项目的现场调研、技术服务与能效评估工作。

  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分级将根据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特点,分领域分阶段开展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工作。根据2023年出台的《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的工作方案》,本市将力争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对市级直属公共机构以及城市副中心区域公共机构建筑的能效评估。

  记者了解到,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分级也被正式写入《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该条例明确,本市建立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分级管理制度,年度用能超过标准约束值的,公共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年度用能超过标准约束值80%的,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同时开展能源审计;连续两年用能超过标准约束值80%的,建筑所有权人应当按照规定实施节能绿色化改造。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10—2022 经济与法  www.zgjjyf.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邮箱:zgjjyfw@163.com 《经济与法》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2022782号-3  公安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