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丨接下来这几年,又将探寻哪些“国家宝藏”?

发布时间:2022-04-23
来源:新华网

  《“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22日发布,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考古工作7大主要任务、18个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近年来,随着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等吸引公众目光,考古这个“冷门”学科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已知、未知的“国家宝藏”往往成为公众热点。今年,国家文物局内设机构新增考古司,首次针对考古工作编制专项规划,某种程度上正是考古“转热”大趋势的缩影。

  考古发掘,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莫过于“挖”到了什么。图为2022年3月,游客在良渚博物院观看玉璧。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对于规划本身,公众最关心的,无疑是考古人接下来这几年里要“挖”什么、怎么“挖”、“挖”到的成果在哪里看。梳理规划,我们可以清晰看出3条主线——解决重大历史问题、事业高质量发展和让文物活起来。

  重大历史问题是什么?

  不是帝王究竟埋骨何方,也不是王朝财富终归何处。在国际学术界,重大课题有三——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在中国,考古工作者眼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已写入规划。

  “通过‘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实施,持续推进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学术研究,科学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时空脉络。通过‘中外联合考古行动’,积极参与世界文明研究、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全球视野更加客观、全面、真实地展现古代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

  通俗地说,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任务,是继续研究我们“从哪里来”“走过怎样的路”以及“为什么走这样的路”。

  我们为何执着于弄清自己的过往?除却对自身血脉根基发自本能的追问,更是出于对未来发展的强烈需求。

  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而考古,正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工作。

  科技力量的飞速发展,让考古事业展现出全新的气象。图为2021年9月,考古人员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工作。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有了目标与任务,规划也明确了一系列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科技层面有推动国家级和省级考古科学实验室建设、积极培育前沿交叉学科、促进考古科学关键技术研发和考古技术装备改进升级;硬件层面如打造中华文明文物基因库、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和区域性考古研究基地;政策层面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不断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

  但对于任何一项事业而言,最关键的元素是人。

  对中国考古而言更是如此——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0多名考古工作者,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时期末全国考古人员总数将力争超过10000人。

  这是一个重大的跨越,也是一个必须的跨越。

  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长河跨越五千多年,留下的瑰宝、待解的课题数量庞大。据统计,仅“十三五”时期,中国便有50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开展。

  展望未来,中国考古需要更多科学制定政策的人、埋首田野考古的人、潜心历史研究的人、大胆应用前沿科技手段的人、精彩讲述考古故事的人……从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到推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规划在“人”的维度迈出坚实一步。

  从“模拟考古”进课堂,到“考古盲盒”畅销,社会公众期待文物活起来。图为2021年4月,河北省一学校历史老师指导学生动手“挖掘清理文物”。新华社发

  让文物活起来,是规划的一大关键词。

  除了“考古+融媒体”传播计划、“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推介等,规划提出了一项文物部门此前未曾系统进行的考古科普工作,即中国考古读本编写工程——

  组织考古、历史、教育、文化等领域专家共同编写权威性、科普性的中国考古读本,根据最新考古研究成果,系统阐述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生动活泼地讲故事,而非固守象牙塔;讲古老文明的故事,而非讲奇珍异宝的“流量”故事……考古成果的转化与展示能力,直接决定了考古工作为全社会提供历史文化滋养的成效。而展望“十四五”,让文物活起来——这项新时代全体文物工作者的时代课题,刚刚破题、任重道远。

  记者:施雨岑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张琳)

经济与法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