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15% 利润增20% 伊利迎来“开门红”

发布时间:2022-03-11
来源:中国食品报

  3月10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乳制品因其特有的健康属性,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健康选择,乳品消费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公司乘势而上,积极把握消费增长机会,整体业绩再创新高。

  经初步核算,2022年1-2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以上;利润总额33亿元左右,同比增速20%以上。伊利收获又一个 “开门红”。

  优势品类持续发力 重点品牌强势提升

  从业务增长来看,伊利优势品类持续发力,表现愈加亮眼。

  公告显示,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升级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体验。2022年1至2月,公司旗下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各项业务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重点产品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进一步拓展高端细分市场规模,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保持高端产品市占份额的优势地位。

  具体来看,公司白奶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金典等高端产品增长更胜一筹。尼尔森数据显示,1月,公司常温白奶同比增长12.6%;其中,金典增长15.1%,增速在同品类中居前。

  同期,冷饮业务的销售额也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巧乐兹旗下高端品牌绮炫增长率达到74%以上,高端品牌甄稀增长率达到82%以上,超高端品牌须尽欢增长率达到748%以上。

  增长曲线快速崛起奶粉业务较为突出

  随着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快速崛起,奶酪业务翻倍增长,伊利全面构筑增长曲线。数据显示,1至2月金领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月,金领冠婴幼儿奶粉基于20年的母乳研究率先完成配方升级,伊利成为通过“新国标”的奶粉头部企业。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乳制品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高地,金领冠奶粉率先通过审核,是伊利全面硬核实力的集中体现。

  此外,伊利刚刚要约收购成功的澳优,拥有佳贝艾特、海普诺凯等知名品牌。强强联合后的伊利奶粉必将迎来高速增长。

  伊利奶酪也在快速增长,根据尼尔森数据,2022年1月伊利奶酪的市场份额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1-2月合计内部销售数据同比去年增长翻倍,增幅远高于同行业。

  公司收获新年 “开门红”的业绩增长,持续创新是一个重要因素。公告显示,公司通过创新驱动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围绕消费者健康、营养需求,今年以来,公司陆续推出了多款新品,同时结合多项创新营销举措,加速推动新产品、新业务快速成长。

  携手奥运为品牌加持整合营销助业绩新高

  在品牌力提升方面,公司作为“双奥乳企”,与奥运携手17年,2022年1至2月期间,公司通过开展冬奥和春促的品牌营销整合,实现了品牌美誉度的大幅提升。

  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此期间对伊利产品的购买意愿创历史新高。伊利母品牌实现逆势上涨3.34%;内部销售数据显示,母品牌实现22%销售额增速,创造业绩新高。伊利产品的市场渗透率继续保持行业头部位置,在地级市、县级市的市场渗透率同比分别提升0.6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消费者触达规模持续上升。

  2021年品牌资产研究显示,伊利的品牌力稳步上升。在食品饮料行业中,伊利连续三年位居品牌总认知前列。

  奶源供给有力产业链势能全面释放

  奶源是乳企的命根子,奶源短缺也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15-2020年国内原料奶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在2020年达到1875万吨。

  近年来,伊利在奶源布局上的大动作不断,已经通过自有奶源和合作奶源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奶源优势。公司携手核心供应商共同规划建设奶源基地,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价值,全面推动产业链健康发展。奶源保障能力的持续提升,有效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目前,伊利掌握着中国头部奶牛养殖企业优然牧业和中地乳业的优质奶源,并在海外收购了新西兰乳企Westland Dairy。合作奶源方面,伊利以资金、培训课程和其他优质资源赋能合作牧场,自2015年起,公司规模化集约化奶源比例已达100%。而刚刚要约收购成功的澳优,在荷兰、澳大利亚等全球“黄金奶源地”均有丰富的乳业资源和完善的供应链布局,进一步强化了伊利在奶源控制上的优势。

  此外,伊利在全球还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13个海外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

  优质的乳业产业集群在呼和浩特拔地而起,中国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户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产业链势能全面释放之下,开足马力的伊利,未来业绩增速大有可期。(粘新)

责任编辑(张琳)

经济与法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