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 9月份基建投资将延续提速态势

发布时间:2022-09-20
来源:中国网

  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9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将着力用好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做好项目筛选和推荐,加快资金投放,督促地方抓住施工窗口期,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近期,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加速键”,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强劲动力。专家预计,在政策推动下,9月份基建投资将延续提速态势。

  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8月份,全国各地共开工4781个项目,总投资额约28227.7亿元,同比增长52.1%。其中,湖北省共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758个、总投资9063亿元,排名位居第一。陕西省、河北省分别排名第二、第三,总投资2528亿元、2370亿元。

  进入9月份,各地再次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1日-9月19日,多地集中签约、开竣工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合计超1.1万亿元。如9月19日,成都市蒲江县集中开工56个投资项目,总投资180.1亿元,涵盖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能够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从而发挥良好的稳增长稳投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加速基建投资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产业经济发展潜能。重大项目在扩大生产、引领消费、促进增长等领域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先导作用。

  随着前期政策发力,投资增速出现回升。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比1月份-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首次回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幅度加大。1月份-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3%,比1月份-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超2万亿元,正在对三季度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同时,近期基建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其中金融工具明显发力,会在较大程度上对冲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对基建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发挥补位作用。展望未来,伴随金融工具持续发力,专项债资金支持项目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9月份基建投资将延续提速态势。

  资金投放正在加速

  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

  目前,第二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正加速投放。如9月6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深圳市分行运用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成功实现深圳市首批共1.02亿元基础设施基金投放。

  “基建投资是当前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抓住下半年窗口期,稳经济政策持续加码,带动基建投资提速。展望四季度,预计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下,基建投资有望进一步提速。”陈雳表示。

  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也已分配给地方。如9月19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目前,陕西省已储备2022年专项债券项目1346个,资金需求1741亿元。这些项目均已通过国家审核,资金需求远超陕西省可获得的专项债券结存限额(预计190亿元),限额下达后即可发行。9月17日,河南省召开落实国务院稳经济接续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河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令帅介绍,“在当前稳经济大盘的关键时刻,中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此次允许我省动用31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存量,发行新增专项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专项债等工具持续输血,确保了项目加快施工建设,激发施工企业抓对接、促开工、抢进度、保验收的积极性,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的各个节点能够形成有机衔接,从而加速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宋向清表示,建议下一步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用地、用能、用人、用钱等问题,真正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将“容缺审批”“承诺制”等落在实处,并安排专班或专人切实做好项目全程跟踪和协调服务,实现重大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入新的加速轨道。

  展望全年投资增速,王青预计,今年全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升至7%左右,较去年加快2.1个百分点。三季度基建投资同比有望达到11%左右,比二季度加快约4个百分点。可以说,基建投资正在发挥稳增长中流砥柱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红艳)

经济与法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与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经济与法》。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作品,请致电:17600944777。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与法)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稿邮箱:zgjjyfw@163.com